K-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784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图像分割已成为图像工程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聚类分析的图像分割算法也得到了长足发展。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见的重要聚类算法,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于结果密集且簇之间区别明显的聚类有较好的效果;但它需要依据先验知识提前设定聚类数和聚类中心初值,对聚类中心初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动态K-均值聚类算法在K-均值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适应度函数,能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极值,且分割速度快;但它强制分配部分样本给具有最小适应度聚类中心会降低聚类的准确性,且对噪声敏感。本文在深入研究K-均值(KM)聚类和动态K-均值(MKM)聚类算法的基础上,以提高分割结果的准确性和算法的抗噪能力为目标,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与实验仿真。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两种改进算法:自适应动态K-均值聚类:改变强制分配部分样本给具有最小适应度的聚类中心的做法,按最小距离原则来分配这些样本,减少对噪声数据的错误分类。自适应模糊动态K-均值聚类:将模糊C-均值聚类与动态K-均值聚类方法将结合,减小了噪声数据的影响。(2)对改进算法的分割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别用改进算法与传统的KM算法和MKM算法对原始图像和噪声图像进行分割,通过主观评价和F、F’、Q三种无监督性能指标比较,表明改进算法更准确、实时性较好。(3)分别用FCM算法和改进算法对采集于现场的回转窑视频图像进行熟料区分割,然后对分割出的熟料区进行特征提取与烧结状态分类。通过性能指标、分割时间和识别率的比较,验证了改进算法在复杂工业过程视觉检测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在分割速度、避免局部极值、避免错误聚类和抗噪声干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改进效果,对于扩大图像视觉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在明晰数字鸿沟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互联网数字鸿沟的空间分异及产生的影响,利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选择从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类型
在分销中心选址中考虑设施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要素,以分销中心服务水平为约束条件,提出了随机需求下一个供应商、多个分销中心、多个分销商的二级分销网络的优化模型
本文将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通过挖掘受众反馈的关键词以及节目在社交媒体的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等数据,探讨如何使用现代传播手法传
人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远远超出动物的、以思惟为核心的思想、意识。二者的联系在于人的心理是在动物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辩证唯物论心理学而论,应重视二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对其疼痛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外科手术患者134例,分析并总结术后疼痛因
<正> 笔者自1675年~1989年用五倍子散治疗霉菌性口腔炎159例,收效甚捷,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59例中,男95例,女64例;最大年龄5岁,最小年龄2个月;病程最长者15天,最短者
组织工作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组织工作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组织工作科学化具有规律性、系统性、动态性、规范性、实效性等方面
<正>手术后精神障碍是指在手术后数天内发生的,在精神意识、认知、记忆、定向力以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是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常发生于老年人[1],主要
<正>京唐公司2018年青年骨干培训班以提升青年本领、激发青春力量为宗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青年骨干培训班临时党支部。党支部通过"四加四度"工作法,使党支部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