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臂式挡土墙是一种近年来国内较为常见的轻型挡土墙。由于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园林等工程中。以往悬臂式挡土墙土压力的计算是将墙踵点与墙顶点的连线或者将过墙踵的垂直面作为假想墙背,利用经典的朗肯、库伦土压力理论来推求假想墙背上的土压力,这种方法是在一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没有考虑墙后实际破裂面的产生,导致其与工程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本文通过探讨悬臂式挡土墙后填土中破裂面的产生来研究其主动及被动极限状态下土压力的情况,主要工作如下:(1)在主、被动极限状态下,通过理论方法确定悬臂式挡土墙后填土中都有两条破裂面产生,并且利用第二破裂面倾角与墙体倾角的大小来判定墙后滑动土楔的形式:三角形滑动土楔和四边形滑动土楔。(2)利用水平微元法推求当墙后出现三角形土楔时的主动以及被动土压力大小、方向、分布以及作用点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朗肯、库伦经典土压力理论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当墙后出现四边形滑动土楔时,首先通过水平微元法分别计算主动以及被动土压力合力,然后根据在土体极限平衡状态下主、被动土压力极值理论利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推求第二破裂面倾角的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合理的结果。(4)利用得到的第二破裂面倾角来计算当墙后出现四边形滑动土楔时的主、被动土压力系数、方向、分布以及作用点高度的计算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朗肯、库伦土压力理论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文计算结果与经典土压力理论值有一定差距,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