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刑事法律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辗转相承、沿革清晰、从未中断,为世界各个文明古国所少有。中国古代的刑法思想和刑罚制度在其长期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质。 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思想经历了从明德慎罚到明刑弼教的演变。自周公制礼以来,在中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礼治化”的社会结构,“明德慎罚”思想一直占据早期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主导地位。西汉中期将“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确立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中国法律儒家化进程,形成了一种融“天理、国法、人情”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随着封建专制体制的不断强化,刑的地位不断上升,礼的作用不断下降,明清时期统治者强调要通过刑罚镇压和道德教化的两手来重建稳定的统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刑弼教法律思想。 在刑事法律政策上,明清统治者在实施“礼乐刑政,综合为治”这一总原则的过程中,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统治形势适时作出有时是根本性的大调整,重在“定律以绳顽”,“刑乱国用重典”。乾隆初期,因皇后丧葬案和金川失利案,掀起了贬黜、杀戮大官僚和从严治刑的两股风潮。究其原因,主要有: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基础脆弱,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只剩下用刑这一简单手段去镇压;社会矛盾已趋激化,人民反抗增多;官场腐败、结党营私问题凸显等。明清时期重刑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末期国家治理上的迫切需要是一致的。 在刑罚制度上,明清时期的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量刑原则的变化、刑罚制度的变化和创设一些法外酷刑等方面。明朝确立了法律溯及既往、从严处罚和“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量刑原则,五刑制度总体上比唐宋刑罚有所加重。大肆滥用法外之刑,创制了廷杖、充军刑,在明《大诰》之中罗列了名目繁多的法外之刑。清朝把一些新出现的行为比附十恶重罪定罪量刑,削减贵族官僚的特权,扩大对了谋反、谋大逆、谋叛等重罪的打击范围。 在重典治世的刑事法律政策的指导下,明清时期的刑事法律活动时代特色鲜明。明朝开创性地将特务统治引入到刑事审判中,作为皇权的延伸对刑事司
其他文献
<正>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对文件
价值链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间持续发酵并将继续维持,麦肯锡观察到过去十年间全球价值链发生的五种结构性转变。商品生产价值链的贸易密集度下降近几年来,几乎所有商品生产价值链
堆场是港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堆场堆存计划直接影响到码头的作业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研究制定一个合理的堆存策略,有利于降低堆场提箱作业时的翻箱量,从而降低机械成本
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多义的情态动词与其他语法范畴的互动关系,重点探讨了现
<正>在2009年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化进程,为中国内需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也带动了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地方
近年来,地理空间信息对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人口、经济等统计信息所具有的空间特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空间可视化,从而得到人口在空间中的直观的分布变
在图像处理中,图像增强技术对于提高图像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有选择地强调图像中某些信息而抑制掉另一些信息,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将原图像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于人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静态和动态特性测试在电液伺服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技术的发展,电液伺服阀性能测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科门诊院内感染的因素,制订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以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诊疗室空气为监测目标。将2006~2007年进行监测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平台的广泛采用,基于B/S的多层Web体系结构逐渐发展成熟起来。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