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与广州城市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以广州、北京两个特大型城市作为我国南北方城市的代表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两市城市中心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明显高于外围区域,Hg异常最为显著。土壤热释汞分析表明,Hg Cl2和Hg S是广州、北京城市土壤中汞的主要存在形式。依据元素组成特征分析判断广州大气干湿沉降物的主要物源为冶金烟尘,北京市区干湿沉降物的物源是燃煤和冶金烟尘的混合物。大气颗粒物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与城市工业区布局相对应。广州、北京各监测点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密度日变化明显。Hg交换通量密度受土壤理化性质、气象等因素影响,植被覆盖状况显著影响土壤汞的释放。大气汞-壤中气汞联测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壤中气Hg是大气Hg的重要来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显示Hg、Cd成为研究区土壤生态危害最突出的重金属元素。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评价表明广州、北京地区大气污染严重,反映出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普遍较差的现状。重金属风险评价显示两地As、Cd、Hg、Pb四种重金属的呼吸途径危害风险较小,不会对城市人群造成明显的健康危害。广州生态风险高于北京。对北京市地表土壤Hg进行的时空演变趋势预测表明,若土壤Hg含量按目前速率递减,则到2060年北京市区土壤质量得到完全恢复。重金属含量输入-输出演变分析表明北京城市土壤表现为Hg的源,同时表现为As、Cd、Pb的汇;广州市土壤表现为As的汇,同时为Hg、Cd、Pb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