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是贾平凹史传视角下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加比·格莱希曼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永生之书》中文版于同年在中国出版。本文选取《老生》与《永生之书》进行比较分析,以美学角度在跨文化语境中对两位作家的历史书写进行对照与剖析,深入地揭示两者的契合之处与差异性,探寻各异的美学意蕴。第一部分,辨析两部作品的叙事模式,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风格把握二者叙事的异同。同为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是贾平凹史传视角下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加比·格莱希曼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永生之书》中文版于同年在中国出版。本文选取《老生》与《永生之书》进行比较分析,以美学角度在跨文化语境中对两位作家的历史书写进行对照与剖析,深入地揭示两者的契合之处与差异性,探寻各异的美学意蕴。第一部分,辨析两部作品的叙事模式,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风格把握二者叙事的异同。同为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老生》采用多声部时空交错的结构及灵活的叙事视角,以民间角度塑造乡土神秘,以众多死亡图景呈现死亡审美。《永生之书》运用独白型时空交错,以单一视角深入关照,融入宗教元素凸显宗教神秘,在战争厮杀中呈现暴力美学。第二部分,论文剖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内涵,在审视历史,考量人性,超越生命的相同主题内涵上剖析书写的相异点,《老生》在百年书写中以老唱师超度历史与生命,形成沉郁平实的审美风格。《永生之书》则在记录欧洲千年剧变中以无畏的精神达成与死神的和解,显现悲凉凄美的美学形态。第三部分,针对贾平凹与格莱希曼所处环境特质,探源两部作品创作资源的异同,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道家文化与犹太文化的文化传统、中和美与冲突美的不同创作资源进行梳理,从而探究两部作品的不同美学意蕴。论文通过以上三部分将《老生》与《永生之书》进行比较解读,剖析中西文学创作的共通性与相异性,在求同存异中促进跨文化交流,并推动贾平凹小说的对外传播,增强其作品的影响力,以期贾平凹作品乃至陕西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赦宥制度作为一种刑罚宽宥制度,是对中国古代严苛法律的重要的补充,是中国古代司法体系的重要一环。赦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仁德”,有利于统治者彰显恩德、笼络人心。另外,适当地赦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因此赦宥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赦宥制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清朝时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并且有着其独特的社会特征。本文
摘要:地方高校双语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面临的专业英语词汇基础薄弱的困难,根据细胞遗传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总结了有利于加强英语专业词汇记忆和掌握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讲义——词汇表对单词字根、前缀和后缀的分析,降低师生对专业词汇的畏惧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词汇量。依据依托式教学原则,通过双语课件的双语讲解,使词汇以经典专业知识短句的形式反复出现,纠正孤立记忆单词的偏差,增加语言输入刺激,形
目的1.探索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间的关系;2.探索不同BMI等级和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通气情况的影响;3.探索代谢综合征组分是否是
科普教育工作近年来愈来愈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本文在对福建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三个方面,对福建少数民族科普教育的战略及
本文阐述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经济与档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提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的一些措施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