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漕运对于封建国家的重要性犹如人之血脉,尤其是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后,中原王朝更加仰给于江南漕粮。明代创制的漕运总督成为管理漕运事务的专职官员。明亡清兴,清统治者继承了明代以漕运总督为中心的漕运制度,同时进行了调整和变革。自此,漕运总督成为清代督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与清朝的国运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对清实录、《清史稿》、地方志以及时人笔记等的搜集整理,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清代漕运总督制度及漕运总督群体进行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文章分四章分别论述了清代漕运总督的建置,考察了漕运总督群体的结构和类型,分析了漕运总督的作用,探讨了漕运总督与其他督抚之间的关系。关于漕运总督的建置,笔者从历史上的沿革和清代对其的损益两个方面论述了清代漕运总督的设置和裁汰;对漕运总督群体的结构和类型的考察,笔者着墨较多,从民族、出任途径、任期、离职四个角度对有清一代近百位漕运总督加以考察,进而又根据德才这两个维度论述了漕运总督的类型,从中可以管窥清统治者对漕运总督选拔的标准和条件以及历任漕运总督的作为;漕运的正常运转维系着整个国家的有序统治,而漕运总督则对着漕运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漕运总督的作用,不仅论述其漕运事务,又从政务和军务两个方面,得出漕运总督在清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漕运总督作为清代地方督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与其他督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在办理漕运事宜方面更是离不开各省督抚、河道总督和仓场侍郎等官员的协力相助。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漕运总督与其他督抚之间的合作与矛盾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