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在我国珠三角等地存在严重的稻田重金属As和Cd共污染的状况,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索稻田As和Cd污染共阻控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大田实验,施用了不同硅肥(包括秸秆),在大田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硅肥对于水稻中As和Cd浓度的减少,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钾硅肥半成品以较高的施硅量9000千克/公顷(NP+S-KSi9000)时效果最好,对大米中As的含量降低了20.1%。2、相对于对大米中As的阻控作用来说,硅肥对于大米中Cd的阻控效果更为显著。除了硅酸钠以外所有的硅肥均显著地降低了大米中Cd的含量。硅钙肥最有效的降低了大米中Cd的含量,当硅钙肥以9000千克/公顷(NPK+CaSi9000)和以900千克/公顷(NPK+CaSi900)相对于对照来说,对大米中的镉分别降低了71.5%和48.0%。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富硅稻壳炭(RB)进行修饰,负载了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矿物-水钠锰矿。运用XRD、FTIR、XPS等光谱学的知识完成了水钠锰矿负载型稻壳炭(BRB)的表征工作,并完成了BRB对As、Cd以及As和Cd在水溶液中吸附能力以及吸附机制的探究,最后进行了土壤培养实验,证明了BRB对稻田As和Cd共同阻控的潜在可能性,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稻壳炭对砷没有吸附能力的同时,水钠锰矿负载型稻壳炭对As(III)和As(V)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3543 mg/kg和2412 mg/kg。当稻壳炭对Cd的最大吸附量是4335 mg/kg时,水钠锰矿负载型稻壳炭对Cd的最大吸附量是9068mg/kg。2、当As和Cd共同存在于溶液中时,水钠锰矿负载型生物炭对于As和Cd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加。3、在土壤淹水以及非淹水条件下,相对于施加生物炭和对照试验来说,土壤孔隙水中As和Cd浓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