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家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私家园林中的建筑与各地传统民居一样极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真实集中的反映了当地的人文风俗和地域特色,是值得人们去弘扬和继承的。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对十笏园的文史理论、建筑整体布局、人工景观要素、建筑结构、建筑装饰等一系列的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库,为后续的十笏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直观可视化数据,并十通过数字化重构的形式对十笏园的建筑布局、结构、装饰等进行新的呈现,以及对废弃的建筑空间恢复原有布局,为十笏园建筑的后续传承发展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基础。在对十笏园的研究中通过实地测绘考察、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搜集当地文献等方法得出有关十笏园的基础资料,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十笏园的建造历史、整体布局及建筑结构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并且还分析比较了一些南北方园林建筑,通过比较分析出它们的建造布局、建筑装饰、结构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深入了解十笏园全面的知识基础上对十笏园东面的三路建筑进行了数字化构建,并对部分废弃空间进行场景复原,借助建筑漫游动画、VR全景漫游、室内复原图像、航拍视频等方式对建筑外部和内部进行全面的展示。这对十笏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更呼应了十九大中所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政策。让人们以更多的方式去体会和感受潍坊传统建筑和家族文化,同时也为潍坊市打造了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载体,并对于传统园林及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和补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