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唐一代成就卓著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韩愈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韩门弟子”的古文创作队伍,“雄奇怪伟”诗文作风的独辟蹊径,为中唐文学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开创了永续为新的局面;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力辟佛老、复兴儒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使得韩愈成为唐代文化学术思想史上转旧为新的关捩点的人物。尤其是他所提出的诗文创作理论,更成为唐代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纲领,为中唐文坛指明了创作路径与发展方向。本文着眼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与“气盛言宜”观,通过对二者源流的追溯及其思想内涵的观照与思忖,以期探讨和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与把握其所折射出的文学特质、审美意蕴以及隐含其中的现实文化意蕴。本文主要通过四个章节来逐层展开:第一章,着眼于中唐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时代大背景,同时寻觅并追随韩愈的心路历程,把握“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文学理论生发的现实精神风貌,以便更好地做到“知人论世”;第二章,具体探讨“不平则鸣”的文学理论。首先追溯该理论的来源,接着就其内涵加以思忖与观照,以求深刻了解其本质意蕴;第三章,全面把握“气盛言宜”的文学理论。一方面对其历史进行探源,另一方面聚焦于该理论的思想内蕴,从中把握韩愈诗文创作的风格特色;第四章,在前三章内容的基础上,对“不平则鸣”说与“气盛言宜”观给予全方位、多层面的比较和归纳。其一,把“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纳入“道”的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得出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二,对“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进行深入地探讨,把握二者所蕴含的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特征、现实意义以及强烈的针对性和斗争精神的本质价值;其三,以“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自觉追求的审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得出二者发抒情感思绪之目的的一致性;此外,还探讨了雄奇怪伟风格创新的共同的触发源——鲜明而浓厚的时代背景、作者强烈的个性气质以及文学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