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旨在分析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中医体质的分型及体质与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的相关性,探讨中医体质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体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上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研究的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就诊的多发性抽动症的患者。对入选患者进行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舌象、脉象等,并进行体质分型,最后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入选病例共150例,其中男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37例,男女比例3.05:1;中医体质方面,以气郁质和痰湿质为多,分别占34.7%和30.0%,其次为阴虚质、特禀质,分别占14.7%和12.6%,而平和质少见,仅占2.7%。可见气郁质和痰湿质为易发抽动症体质;通过分析中医各体质与抽动症形成因素的相关性,提示平和质与抽动症发生因素关联性最小,为调整体质以预防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提供依据。通过病例病程及病情轻重与体质相关性分析,计算各体质抽动症的发展情况。在病程方面,痰湿质及阴虚质随着病程延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气郁质、特禀质随着病程延长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病情轻重方面,气郁质及阴虚质病情较重,平和质及湿热质病情较轻,综合分析得出气郁质、痰湿质为抽动症高危的体质人群,使临床中能重视高危人群,予以指导可防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结论:中医体质构成比中以气郁质和痰湿质比例最大,气郁质和痰湿质是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体质中主要的体质类型;平和质与抽动症的复发率相关性最小,气郁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与抽动症形成因素相关性最大;阴虚质、气郁质及痰湿质为抽动症发生后症状最明显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