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存在的许多性能优异的天然超疏水表面吸引着材料科学家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固体材料表面是否能够呈现出优良的超疏水性,主要取决于材料表面是否同时存在有微-纳米复合的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如何模仿、利用自然界中的这些奇妙的结构,并在实验室中成功制备出类似于天然表面的超疏水材料,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就成为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热点。本文从具有优越疏水性能的天然植物表面入手,利用并改良了原有的天然结构,模仿了天然表面的宏观结构进而制备出微观的复合粗糙结构,获得了润湿性能良好的材料表面,并做了相关延展性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以天然玫瑰花瓣表面为模板,利用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在PDMS印章成型过程中的加入及后处理,成功引入新的纳米结构,得到了微纳米粗糙结构优于玫瑰花瓣表面的新型仿生-再造超疏水表面,其表面润湿性优于传统方法复制的玫瑰花瓣,接触角达到169°。考察了纳米Fe34的最佳掺杂比例,验证了PDMS-Fe34印章的重复使用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接触角仪对印章进行了表征。(2)对传统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良,通过原硅酸乙酯的分步加入,实现了原硅酸乙酯的可控及充分水解,利用SEM对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进行了形貌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3)以被Piranha溶液处理过的载玻片为基底,利用种子生长法在其表面制备出了微米级的棒状ZnO,进而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球形二氧化硅接枝在棒状ZnO结构上,成功构筑出具有类芦荟结构的ZnO/SiO2微-纳米复合结构,使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处理后,得到了表面润湿性能良好的超疏水表面。同时对比了不同尺寸SiO2对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最终选用250nm的SiO2纳米粒子。利用Cassie模型对材料表面的超疏水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表面进行抗冰性能测试,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