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香型芍药的生理特性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花色品种丰富,芍药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芍药花是天然抗氧化剂资源,提取其花香精油,可用于医药、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各个行业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常见的芍药品种香气淡雅,而我们在秦岭发现了一种香气浓郁的芳香型芍药,那么这种芍药是否会是一种新品种?因此我们对其形态指标、光合特性、香气成分、香气相关基因等进行研究,以便为新品种的鉴定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了芳香型芍药与普通芍药的光合特性。两种芍药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两种芍药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为四种模型中最大。两种芍药光饱和点均大于2200μmol·m-2s-1,属于喜阳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上,芳香型芍药的暗适应最大荧光(Fm)、暗适应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暗适应可变荧光(Fv)、光下最小荧光产量(Fo’)和稳态荧光强度(Fs)显著大于普通芍药,暗适应最小初始荧光(Fo)显著小于普通芍药。(2)成功提取了芳香型芍药和普通芍药花瓣组织花香精油。从芳香型芍药花香精油和普通芍药花香精油中分别检测出49种和31种物质,包括8种香气物质,其中香叶醇丰度最高,芳香型芍药花香精油中香叶醇相对含量(可达到30.79%)显著大于普通芍药花香精油(仅为16.44%)。(3)成功克隆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基因(GPPS基因)和α-蒎烯合酶基因(APS基因),均与已知基因序列一致性很高,这两个基因与植物中的萜类合成代谢有关。使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GPPS蛋白是具有疏水性的膜外稳定蛋白,可能是线粒体分泌蛋白,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佐证了芳香型芍药中存在萜类合成途径。(4)成功对芳香型芍药进行扩繁。我们进行了芍药组织培养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配方与灭菌方法等的探索,发现地下鳞芽是芍药良好的外植体,通过减少外植体和培养基接触面积、减小外植体体积、添加Ca Cl2·2H2O可以有效降低褐化率、染菌率、玻璃化程度。芍药内存在内生菌群,而地下鳞芽的未萌发侧芽内生菌含量低,组织活性高。通过对地下鳞芽未萌发侧芽的离体培养,可以将染菌率从鳞芽整体培养的60%降至5%,有效提高组培存活率。
其他文献
2004年,全国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将达到520多万,高考报名人数将达到700万。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400万人,即在2003年实际录取382万人的基础上再增20万人。考生在增加,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资本跨国流动日趋便利,跨国并购日渐成为国际资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特别是2005年掀起了新一轮全球并购热潮后,能否充分利用
<正>跨国公司组织形态呈现出差异性,通常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层次。这必然伴随着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变化,而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变化又必然伴随着子公司战略角色的变
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其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高耗低效,学生不但阅读能力提高甚微,而且对阅读课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