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渐入人心的今天,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数学教学新的关注点。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有效手段,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小学数学教师也试图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但是由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相关理论研究的缺失以及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解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伪生活化”现象的产生。本研究正是基于“教育回归生活”的理论,试图对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具体表现、成因以及应对策略展开研究,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及其价值。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引用生活事例,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降低学生知识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数学能力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第二章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概念及表现。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是指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引用生活事例而出现的违背生活化教学目的的现象。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将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归为生活化素材选择失当和生活化教学实施失当两大类。第三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关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以及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认识误区、态度偏离和体验匮乏,是造成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成因,从深化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丰富教师数学生活化的体验以及改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三方面提出了应对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可操作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