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之研究——以台湾港口群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ason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与科技的进步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港口已经从一般基础产业发展到多元化功能产业,从单一港口竞争发展为以港口群体的形式向社会经济各个系统进行全方位辐射。港口群之协同发展成为各国应对日益激烈港口竞争的有效手段。然而,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采用怎样的运行模式才能实现港口群之协同发展?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还难以为实现港口群之协同发展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本文以港口群为研究对象,以港口群协同发展之机理与运行模式为主题,在综述相关研究文献和界定港口群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搭建了“机制——模式——效应”三个构面的港口群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范式。在该理论范式总领下,首先,条分缕析港口群形成的驱动因素,采用静态Cournot博弈和动态演化博弈分析港口群形成主体的相互关系,揭示港口群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伙伴选择——合作治理——评估控制——适时调整”四阶段模型,分阶段阐述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实现机制;同时,指出贯穿港口群协同发展全过程的约束机制。然后,尝试设计出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总体运行模式与具体运行模式,即基础设施协同运行模式、腹地产业协同运行模式、生态环境协同运行模式。在港口群协同发展机制与运行模式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港口群协同发展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并就港口群协同发展之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探讨。最后,以台湾港口群为例,对港口群之协同发展机制、运行模式和协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实现两岸港口群协同发展是台湾港口群突破其腹地狭小的制约而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明晰了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机理,尝试设计出港口群协同发展之运行模式,并构建了港口群协同发展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突破以往局限于单一港口的研究,弥补了目前港口群协同发展理论分析的不足。
其他文献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跟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在中外金融机构同台竞争的压力和内在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呈现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与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接
本质上,产业成长即市场(或生产)规模扩大和报酬递增的动态交互过程。从而,对于产业成长性质及其原因的分析,自然也就转换为对市场规模扩大和报酬递增原因的探究。因此,本文紧紧围绕
自工业革命时期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出现至今,该制度已成为保障国民老后基本生活的一道安全网。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影响,各国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逐步从积累制转变为
“东方明珠城”由宁波国骅集团下属的、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宁波东方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总用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10万平方米),共有住宅42幢以及商业中心、会所和幼儿园等配套设施。2004年该小区被中国房地产协会评为“中国(浙江)景观环境社区成功开发典范”,同时荣获2004年度宁波市“最佳人居环境奖”。“东方明珠城·国际公寓”为3幢25层的高层住宅,建筑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梳理物业税的基础理论,结合近几年房价的走势及其原因,分析物业税开征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系列合理建议。本课题研究以经济学理论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全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有助于活跃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The us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