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生的执著言说——论刘庆邦小说的人性思考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末登上文坛以来,刘庆邦始终致力于对人性真善美的挖掘和对人性假恶丑的揭露与批判。他注重向底层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对小人物的关照,质朴明朗而又充满温情的文字打动了人们日益麻木的心灵,让人忧伤而又对生活抱有希望。从素朴中生发诗美是刘庆邦小说创作的最大艺术特色。底层关怀是刘庆邦小说永恒的主题,他有一种超乎直接功利之上的平常心,执著地以小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世俗人生与隐秘人性的真切关怀。 人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对人性的思考也是刘庆邦小说创作的主旋律。可以说,人性真善美的发现、人性假恶丑的呈现和底层关怀构成了刘庆邦小说创作的三大主题,而以往的研究仅关注其中一点或两点,不能全面地分析其作品。本文则力图将这三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更全面地研究刘庆邦小说。他的小说难能可贵的是将人性与底层联系起来,改变了8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过于强调人性而忽视个人所处的阶层的局面,将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全面地呈现出来,并借此呼吁社会关注底层民众,尊重底层生命。 论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引言主要说明刘庆邦执著于底层关怀的原因、内涵和意义及其小说对人性的独特思考和艺术特色。论文主体部分详细论述刘庆邦的人性观:人性真善美的发现、人性假恶丑的呈现和怎样去恶扬善。在人性美的发现中,主要是通过对作家塑造的乡土少女形象、乡土母亲形象和矿工形象的分析来阐释刘庆邦是如何在细微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动人光辉的。乡土少女集真善美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乡土母亲善良而又博大,温柔而又坚强,像地母一样哺育着乡村这块土地及其儿女;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煤层下的矿工们在困境.相互扶助,闪现着人性美的动人光辉,这一切无不震撼着人的心灵。在人性恶的呈现这一部分的论述中,主要通过对产生人性恶的原因和结果的揭示中昭显种种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并将人性与人的阶层联系起来,对底层人性中的假恶丑现象寄予同情,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揭露和悲悯的体贴。在主体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怎样去恶扬善,刘庆邦主张向传统汲取营养,尊重和关怀底层生命并寄希望于恶人的良心发现,力图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寻找出路。与此同时,刘庆邦的创作也需要在新的语境下寻求突破,在寄托理想与揭露现实的困境中寻找出路。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刘庆邦的创作不仅提炼了穷人人性中的诗意,即真善美,而且让真善美成为一种人生价值追求,为日益失陷的人性指明方向。
其他文献
生长于黄海之滨的马丽华在23岁那年,怀着对青藏高原的向往、对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风尘仆仆来到西藏。她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一个“局外人”眼中的纯净世界,用身体丈量了身下120万
陈敬容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位重要女诗人,是“九叶”诗派中卓有成就的一叶,她善于运用新颖独特的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思。陈敬容诗歌的意象体现着她的人格与意志,是诗人对生命的
热喷涂技术可以应用于热电发电机(TEG)的制备,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节能技术,能加强热电发动机大表面和高温服役下的废热回收,但目前受到材料和制备技术方面的限制。制备TEG至
研究了正戊烷在HM和NiCu HM催化剂上的反应 ;采用X光衍射分析了离子交换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在压力为 2 .0MPa ,温度为 2 80℃ ,空速为 1.0h- 1,氢油物质的量比为 3.0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