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的编制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日常教师命题,大都基于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命题经验。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命题模式,使得试题的命制更加科学而有章可循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试题命制的相关理论,结合广西新课程改革现状,通过两次高考数学模拟测试命题的实践研究,在试图使命题由经验型命题向科学性命题转变并趋于稳定性,提高命题的效率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分析总结了试题命制的四个步骤:学科组统一命题思想,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设计试题,形成初稿;讨论磨题,定制正卷;定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并按照这四个步骤编制了两份高考数学模拟测试题。试题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从知识考查的三个层次要求出发,依次是了解(知道、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适当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对试卷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并得到以下数据:第一次模拟测试命题的难度P,区分度D,信度α,效度r依次为0.45,0.36,0.754,0.356;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的难度P,区分度D,信度α,效度r依次为0.53,0.38,0.796,0.37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编制的试题总体难度在0.5左右,难度适中,符合高考模拟测试难度要求。区分度D∈[0.3,0.4),根据美国测验专家艾伯尔(R.L.Ebel)提出的标准,区分度较好。信度α接近0.8,根据科朗巴赫α系数评价标准,大部分试题信度高。效度均大于0.3,效度良好。对比两次实践研究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在分析研究第一次模拟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模拟测试命题的科学性有了明显进步。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最后对高考数学模拟试题的命制和高考复习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