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自动跟踪系统成像的质量评价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迅速发展,衡量系统重建图像质量的优劣已成为评价数字图像、数字视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现在还没一个统一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因此,对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经成为图像信息工程的基本技术之一。 本文以视频跟踪系统的图像处理为应用背景,首先介绍了视频图像跟踪处理的相关知识,并概述了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针对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比较它们的优劣,发现主观评价方法过于繁琐和不可重复,客观评价结果与实际图像质量不相吻合甚至相互矛盾;而引入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图像质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图像的离散小波变换(DWT)与HVS基本特性的内在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作为图像质量评价新方法的立论依据。文中采用四级小波分解图像,针对实际应用中尚无定论的小波基函数选取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和总结,并选取了适合本文的小波基函数。 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评价方法——视觉加权信噪比模型(VWSNR)。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发现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比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更符合人眼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对于局部受噪的图像,而且实现起来非常便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VWSNR的视频序列图像清晰度的评价方法,并用实验证明了其实用性。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控制是提高和改善我国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作为FACTS装置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作用是调整电压、并可通过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由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先进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非接触、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随着计算机技术摄像机制造工艺的提高,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其
目前,我国在面向居民用户的配网自动化低压网上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我国电力公司还面临着供电用户收费难、抄表到户人员管理及用户管理难、供电资源输配信息化管理难这三大难题。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具体地说,就是要解决远程数据传递、远程监控、防止恶意欠费等问题。本课题所在项目采用网络化管理手段,利用自行研制的DCPL总线及研发的配套终端产品(网络智能用电计量配电信息终端、DCPL网络预收费管理网桥)和管理软件
本文论述了基于DSP的三相多功能伏安相位仪的研制。目前,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实时性、运算精度和大数据量运算等要求不断提高,普通单片机系统在很多场合己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D
粒子群算法是基于群集智能、受到人工生命研究结果的启发而提出的一种现代优化方法。作为一类随机全局优化技术,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较,对目标函数的解析性质要求不高,所以常
模型预测控制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具有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先进控制策略,在理论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在工业控制界取得很多成功
目前,企业商务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这些压力包括全球竞争的市场、要求更完善服务的客户、和加速发展的技术。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有效地管理他们的供应链。策略的
能量管理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对电网进行调度决策管理和控制,保证电网安全运行。EMS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