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樱桃具有繁殖容易、抗逆性强等特点,常被用作樱桃砧木。其果实分红色和乳白色2种,早熟、矿物质含量高。不同着色毛樱桃生理性状有些差别。为探索不同颜色毛樱桃着色机制的差异,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颜色毛樱桃果实着色过程中花青苷积累和合成途径关键酶的活性差异,克隆了与果实颜色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MYB10,比较了MYB10表达水平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红、白毛樱桃花和果实的表现型差异。红、白毛樱桃花和果实发育表现出明显差异,红色果实毛樱桃花瓣粉红,幼果期果皮稍带暗红,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果皮逐渐转变为鲜红色,成熟时果肉鲜红;白色果实毛樱桃花瓣白色,幼果期果实绿色,从膨大期开始果皮、果肉逐渐变为乳白色,其成熟期比红色果实毛樱桃晚7天左右。测定了不同颜色毛樱桃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白色毛樱桃在Vc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高于红色果实毛樱桃,其中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二者差异显著。2、测定了2种试材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的积累和相关调控酶活性的变化。红色毛樱桃果实花青苷含量在谢花后2周逐渐升高,达33.6U· g-1FW,其后随着果实发育花青苷含量略有下降,从花后第5周开始快速升高,在成熟时花青苷含量达到最高,为70.9U· g-1FW。与红色毛樱桃果实的花青苷含量变化不同,白毛樱桃果实在从花谢到成熟时的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花青苷含量变化不大,维持在5.1U· g-1FW左右。PAL、CHI、DFR三种酶变化趋势红、白毛樱桃中表现一致。PAL酶活性在幼果期最高,后迅速降低,之后缓慢提高,在花后4周上升到较高值,之后开始下降;CHI酶活性花后第2周开始快速升高,在第5周达到最高,之后开始迅速下降;2酶活性整个发育期红色果实的毛樱桃酶活性始终高于白色毛樱桃。DFR活性开始随着果实发育逐渐降低,到花谢后第3周时开始迅速增加一周内活性达到最高随后DFR活性又急剧下降,直至果实成熟。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只有在转色期DFR活性差异很明显。CHI活性表现较高,DFR活性只有在果实膨大期活性的表达出现极大的差别,活性也达到最高,但在白色毛樱桃果实中DFR活性相对较低。3、以桃(Prunus dulcis)、甜樱桃(Prunus avium)、酸樱桃(Prunus cerasus)、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中国李(Prunus salicina)的MYB10cDNA保守序列设计引,分别扩增出两个品种的MYB10,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比对显示,红、白毛樱桃MYB10cDNA片段长度一样,都为927bp,序列包含一个74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8个氨基酸。序列相似程度为99.14%,在84、85、163、172、489、544、755、852等处碱基存在差异。其中前5处碱基差异导致编码的5个氨基酸的不同。白色毛樱桃在这几处碱基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为谷氨酰胺(Gln)、甘氨酸(Gly)、酪氨酸(Tyr)、赖氨酸(Lys)、异亮氨酸(Ile),红色毛樱桃碱基编码的氨基酸在这几处分别为组氨酸(His)、精氨酸(Arg)、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苏氨酸(Thr)。4、利用荧光Real-Time分析了红、白毛樱桃中MYB10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红色毛樱桃果实中MYB10在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呈现“低-高-低-高”的特点,并且表达量远远高于白肉果实中,在成熟时达到最高。白肉果实在发育前期MYB10表达量相对于红色毛樱桃几乎检测不到,只有在成熟时表达量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