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也称为进行性髁突吸收(progressive condylar resorption,PCR)是一种以髁突渐进性的病理损害为表现的疾病。临床研究发现[1],ICR集中发生于15~35岁间的女性,且大多数女性患者存在卵巢早衰及服用避孕药史。髁突是青春期女性分泌的雌激素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的靶器官,因此雌激素与ICR的关系备受关注。本实验通过药物降低青春期SD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分阶段观察髁突软骨和软骨下骨的骨组织结构改变,为探讨雌二醇激素在髁突特发性吸收过程中的病理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周龄SPF级健康雌性未交配SD大鼠,于室内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50%~60%、气流速度≤0.2、氨浓度≤14mg/m3、噪声≤60d B、隔日换垫料环境下喂养一周,熟悉环境,喂养期间进行动情周期检测,选取45只具有正常动情周期的SD大鼠纳入实验,随机分为3组。A组灌胃避孕药组:按照大鼠体重计算避孕药(妈富隆)药量:0.0189mg/kg,将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碾碎稀释于氯化钠注射液中制成混悬液,每日灌胃一次,一次1ml,以降低青春期雌性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B组卵巢早衰组:按照大鼠体重计算顺铂药量:6.0mg/kg,将顺铂稀释于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腹腔注射,每周一次,一次1ml,共2周,促使大鼠卵巢早衰。C组空白对照组,正常饮食饲养,不做任何处理。2.实验前,实验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大鼠眼静脉取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浓度。3.将髁突制成切片,常规HE染色后,选取视野,通过imgpro plus6.0软件检测同组不同时期,同时期不同组别大鼠髁突骨参数。4.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onoclonal Antibody to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髁突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时间段,TNF-α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5.实验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结果: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浓度结果:A:灌胃避孕药组:实验第4周,大鼠血清E2浓度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但实验第8周,第12周,大鼠血清E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卵巢早衰组:实验第4周,第8周,第12周,即大鼠血清E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髁突软骨下骨形态变化显示:实验第4周:与对照组相比,灌胃避孕药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卵巢早衰组出现骨小梁数目和厚度的减少,骨小梁间距的增宽(p<0.05)。实验第8、12周:与对照组相比,灌胃避孕要组和卵巢早衰组骨小梁数目和厚度均减少,骨小梁间距增宽(p<0.05)同组不同时间点相比,骨小梁数据出现回升,但总体吸收>修复。3.免疫组化结果:TNF-α在软骨肥大细胞胞浆中表达阳性,在软骨下骨中也有表达,呈现棕黄色染色。实验4周,实验8周,检测TNF-α于软骨细胞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对照组切片阳性细胞表达平稳,灌胃避孕药组及卵巢早衰组相比对照组阳性细胞呈高表达(p<0.05),且表达比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灌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4周内不会引起大鼠血清雌激素低下,但连续灌胃去氧炔雌醇片4周以上和腹腔注射顺铂可能是引起血清雌激素低下的原因之一。2.降低青春期大鼠血清雌激素达4周以上,即会出现大鼠髁突骨小梁的变异松解,诱导大鼠髁突发生退行性变化。3.药物降低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雌激素调控TNF-α,升高大鼠破骨细胞激活因子TNF-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