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改进及其在产量性状有关片段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是指通过系统回交和自交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手段将供体染色体的片段代换到受体亲本之中的一系列品系。本研究以初步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SojaCSSLP1(野生大豆N24852为供体亲本,栽培大豆品种NN1138-2为受体亲本)为基础,以遗传学理论为依据,从遗传结构水平上对该套遗传群体作进一步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群体的遗传结构;同时,对大豆产量有关性状的表型数据作了基本的统计分析,并对控制这些性状QTL有关的野生代换片段进行了初步鉴定。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
其他文献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衡水市主要的粮食生产种植制度,本文以衡水市基本资源及农业大田生产情况为依托,于2010-2012年对衡水市部分农户及农技推广与农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枣棉间作复合生态系统是我国农林间作复合生态系统模式之一,然而枣树会对棉花产生一定的荫蔽效应,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氮素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定合理的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氮肥的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作物最为重要的两种生长因素,间作所造成的光照不足和氮素协同互作影响植株的物质积累、分配和碳氮代谢。因此,研究枣棉间作下棉花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机制,确定枣棉间作
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衍生物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行创制的一类具高效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具有国际原创性。丙酯草醚是该类先导化合物结构中已成功开发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