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cs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调查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微生态状况,了解不同妊娠期健康妇女阴道微生态的特点。   2、探讨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10年1月-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及常规产检的健康妊娠期妇女91例,其中早孕期33例,中孕期30例,晚孕期28例。   2、研究内容:   2.1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项目及孕期特殊项目的流行病学调查。   2.2对各组研究对象进行阴道清洁度和阴道微生态的评价。   2.3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   3、评价指标:   3.1阴道PH值:采集阴道分泌物,精密PH试纸测定阴道PH。   3.2阴道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KI):阴道壁粘膜涂片,经巴氏染色后至显微镜下观察,计算阴道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   3.3阴道菌群:阴道分泌物涂片,固定后经革兰染色,进行阴道菌群的微生态评价,计算乳酸杆菌优势率。   研究结果:   1、本研究早、中、晚期妊娠妇女的年龄、体重指数、孕次、产次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早、中、晚期妊娠妇女的阴道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分别为89.94±3.29、89.30±2.90、89.93±2.62;乳酸杆菌优势例数及优势率(%)分别为29(88±33)、25(83±38)、21(75±44);阴道PH值分别为3.80±0.39、3.78±0.31、3.78±0.34。三组妊娠妇女的致密核指数、乳酸杆菌优势率、阴道PH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妊娠期阴道健康妇女的阴道PH值与阴道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04,P=0.000)。阴道PH值≤3.8组的妊娠期妇女的乳酸杆菌优势率高于阴道PH值>3.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以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阴道PH值与年龄(P=0.001)、产次(P=0.043)、既往阴道炎病史(P=0.02)及性伴侣文化程度(P=0.04)有关,与体重指数、文化程度、职业、性伴侣职业、孕期性生活情况及孕次无关(P>0.05);以卡方检验进行筛选,阴道乳酸杆菌优势率与年龄(P=0.016)、产次(P=0.001)及性伴侣文化程度(P=0.037)有关,与体重指数、文化程度、职业、性伴侣职业、孕期性生活情况、孕次及既往阴道炎病史无关(P>0.05)。   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是影响阴道乳酸杆菌优势率(P=0.012,OR=7.166)和阴道PH值(P=0.049,OR=6.811)的突出因素。   6、16例无阴道自觉症状、阴道清洁度正常的“健康”妊娠期妇女,通过致密核指数、优势菌、阴道PH值三项指标进行微生态诊断评价,显示处于微生态失调状态。   研究结论:   1、妊娠期健康妇女阴道PH值与阴道上皮细胞致密核指数KI负相关,与乳酸杆菌优势率负相关。KI和乳酸杆菌优势率愈高,阴道PH值愈低,有利维持阴道健康环境。   2、比较不同妊娠期健康妇女的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乳酸杆菌优势率、阴道PH值三项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   3、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产次、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性伴侣文化程度,其中产次影响较为突出;经产妇的阴道微生态健康逊于初产妇,其乳酸杆菌优势率较低,阴道PH值较高。   4、要重视无自觉症状的妊娠期妇女可能出现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状态,仅用阴道清洁度指标不能全面评价妇女阴道健康状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