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土地资源是社会发展的载体,更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即不同的人在同一土地上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土地上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可见,土地自然特性,与社会活动方式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产生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因此,追求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就应注意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2010年,全国重新启动了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做好土地利用区划首先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服务,其次可以进行科学、合理、因地而异的指导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各区域土地资源优势,增强土地利用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是笔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前人研究的方法路线,结合本文所选研究区的特点,将行政辖区内县市作为研究单元。一方面,通过查阅研究区的土地、社会经济等资料,建立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各个研究单元进行分区;另一方面,运用GIS技术,通过对各个研究单元经济指标增长情况的分析,修正其初步定量分区结果。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研究区土地利用区划的准确性,同时也是对土地利用区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本文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为研究区域,在调查搜集研究区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选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伊犁州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等条件,将伊犁州直10县市划为伊犁河谷城镇、工业经济发展区、特昭盆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区、巩喀流域综合经济发展区和奎屯市四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