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地黄饮子对复发性中风肝肾亏虚型尿失禁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复发性脑卒中入院患者(肝肾亏虚型) 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病房住院病人,本研究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凡符合标准的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法,对于符合纳入病例标准,并经排除标准筛选的病例,分为2组。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尿失禁程度、卒中类型等数据经统计学计算无明显差异(P>0.05),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地黄饮子”中药汤剂,汤剂来源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每日一剂,口服,分二次服,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每组各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变化,并运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尿失禁程度、卒中类型等数据经统计学计算无明显差异,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经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中溢尿次数、溢尿尿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评分明显下降,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各症状评分显著下降。
1、治疗前,两组尿失禁程度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尿失禁级别构成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尿失禁级别构成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2、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变化来看,治疗组 30 例患者在治疗前尿失禁评分为,治疗后评分为;对照组 30 例患者在治疗前尿失禁评分为,治疗后评分为;经T检验统计得出,治疗前,两组尿失禁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配对 T 检验,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尿失禁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的尿失禁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结果说明,对照组、治疗组对尿失禁程度评估均有改善作用,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3、以尿失禁程度根据跨级有效率判定,对治疗后疗效以显效、有效、无效进行疗效分类。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0%;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虽然高于对照组,但该数据经卡方检验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尚无统计学差异(P=0.127)。如果进一步增加样本量或延长治疗时间,通过加强相关临床观察结果,应可获得更为充分的数据和结论。
结论:
1、地黄饮子在改善复发性中风肝肾亏虚型尿失禁患者对于溢尿次数、溢尿尿量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疗效值得肯定。
2、地黄饮子方剂较为理想,该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