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族-本族电视访谈与本族-异族电视访谈反馈语会话分析——以《杨澜访谈录》为例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中中英文节目的反馈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依据Clancy对反馈语的分类,反馈语可以分为:衬托型反馈项目,句首接应语,重复项目,应对性陈述和协作性结尾。本文的16集语料来自上海卫视《杨澜访谈录》中8集汉语语料和8集英语语料。   本文对语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回答以下问题:(1)本族-本族会话与本族-异族会话之间访谈中反馈语的使用情况是否有差异?(2)他们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为了方便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本文以每分钟出现的反馈语次数为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两种语言的电视访谈在反馈语的使用方面确实有一些差异,具体表现在:相同时间内中文访谈中使用的反馈语总量是同等时间内英文访谈中使用量的三倍;英文访谈中会话双方使用的句首接应语的比重要大于中文访谈中的比重;汉语访谈中使用的重复项目几乎相对于英文访谈中的三倍;在协作性结尾的使用频率方面,中文访谈和英文访谈的差距最大;不同种类的反馈语在中英文反馈语总数中各自占的比重也不同。在分布上中文访谈的反馈语大部分出现在话轮转换关键位置,英文访谈亦如此,只是双方出现的频率稍微有小的差别。(2)除了上述几种反馈形式之外,中文访谈中出现了几种反馈项目同时出现的现象,本文中作者也把不同反馈项目的组合界定为一种新的反馈项目,且这种组合形式在英文访谈中没有发现。在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时,作者发现所谈话题和性别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收集语料的局限性,此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的研究意义有如下几点:对于本族-本族会话与本族-异族会话反馈语使用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节目的反馈语并正确使用他们,从而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尤其是便于中国人与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对于研究本族.异族之间的会话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被动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传统语法仅仅将其视为主动态的等值结构或对比结构,有关两者形式和结构的区别研究一直是研究主动态被动态关系的重点。本文首先从研究主动态
学位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必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这些方面的举措都要求法制建设的相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传播信息的不可缺少的媒介,语言学家普遍关注语言规则的描述和分析,而民族志学者更倾向于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自二十世纪六十年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学艺术最瑰丽的一笔。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风格的英译更是争议颇大。由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