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是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进行旅游规划的重要工作。但是如何评价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这是一个理论上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问题。正是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了实践中旅游业产业定位的混乱局面。为科学地说明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给实践以理论指导,本文对旅游业产业地位的有关问题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与旅游学理论进行研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研究。 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其中正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了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的历史,并对研究现状作了扼要评论,指出进一步研究必须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为基础。 第二部分讨论了关于旅游业认识的几个问题。首先论证了旅游业的产业性质,解决了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的前提条件;其次提出以官方统计的旅游者定义避开旅游概念界定的难题,解决了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的现实基础;再次对旅游业的范围和层次划分做了探讨,指出旅游业广义认识和狭义认识的不同、供方分析和需方分析的不同、理论认识和统计实践的不同,并认为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应采用广义口径。 第三部分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产业地位的评价体系和结构体系。产业地位的评价体系由产业发展潜力、产业规模和产业关联度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产业地位的结构体系由支柱产业(含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增长产业、衰退产业、辅助产业构成。 第四部分依据第三部分提出的产业地位理论体系,对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作了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对比分析,表明我国旅游业产业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但产业规模尚小,适合定位为先导产业。 第五部分讨论了先导产业的政策支持问题。 第六部分对区域旅游业定位存在问题、区域旅游业产业地位分析的一般方法、区域旅游业不同定位及相应政策作了一般性探讨。 本文的创见主要在四个方面:(1)对旅游业的产业性质作了较好的论证,并指出旅游业广义认识和狭义认识、供方分析和需方分析的不同;(2)提出了产业地位理论体系;(3)对我国旅游业产业地位作了详尽分析,其中对旅游业劳动生产率、产业关联度的计算是一种创新;(4)提出将我国旅游业定位为先导产业,并对相应的政策做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