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日安保体制变迁的非对称联盟理论分析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盟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国际行为体寻求应对外部威胁而走向联合的一种手段和战略。在由实力相差较大的国家组成的非对称联盟中,实力相对弱小的一方由于自身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从而积极寻求与大国建立联盟关系,以牺牲一部分自主权利的代价换取大国的安全保护,然而联盟内的大国往往利用小国对自己的依赖而争取更多利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小国身上。但这种情况可能与小国的利益诉求相悖,对小国的利益是一种侵犯;小国亦会适时形成在联盟内部的利益诉求,力图调整联盟内部的不对称关系。美日联盟是这样一种典型的非对称联盟,二战后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在此联盟中无疑是领导者和核心的地位;而作为二战的战败国,百废待兴的日本欲求得美国的保护与支持,以恢复原有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以牺牲日本的独立自主为前提,与美国结盟。美国和日本通过结成美日安保体制,以对抗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美日联盟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虽然美国是联盟中的绝对强者,但是联盟的建立绝不是一方一相情愿的产物,而是双方通过博弈而形成的利益均衡的结果,美国和日本都能够通过与对方结盟获得所需要的战略利益。但美日安保体制中的日本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美日双方在联盟中的地位并不平等,日本的主权和自主性仍没有得到尊重。伴随着日本力量的恢复和联盟相对实力的变化,国内民族主义力量的崛起,其自主倾向加强,产生了修改安保体制利益诉求。1960年双方缔结了新的美日安保条约,通过这次修约,美日实现了一次联盟内部关系的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强化了双方的合作,联盟的基础得到了巩固。1978年11月通过发布安全合作指针,双方重新明确了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地位,加强了双方在军事防卫方面的具体合作,这对于双方的联盟关系是一种加强。
其他文献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它学科,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的应有作用,就必须探索出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因此,合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设立农村发展资助项目推动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模式。考虑到农村振兴中发展资助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导致国家资助资金
目的:探究金匮肾气丸对肾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0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肾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