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来源于吉林左家、山东淄博等地的32份桔梗种质的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描述评价,并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和RAPD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桔梗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及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国家科技基础平台项目所制定"桔梗种质资源描述标准和规范"对于32份桔梗种质进行了描述,并在"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主要数量性状分级标准.通过对32份桔梗种质的描述评价,初步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①JZ01、SF05等6份种质根重大,JZ03、JZ07、JZ12根重较大;②SZ06、HQ01等4份种质主根长,JZ02、HQ03等6份种质主根较长;⑨SF07总皂苷含量高, SZ01、HQ04等9份种质总皂苷含量较高;④JZ08、JZ12分枝性强;⑤SF06结实力极强,SF02结实力强,JZ02、JZ03、JZ08结实力较强;⑥JZ01、SF05等6份种质折干率高.其中JZ05具根重大、主根较长二个优良性状.
以雌蕊为桔梗过氧化物同工酶标记的试验材料,32份桔梗种质共呈现17条酶带,其中具多态性酶带13条,多态性百分率达76.5﹪.比同类研究中以叶片为试验材料的1~5条酶带多10条以上酶带.获得特异性酶带7条,32份种质呈现16个酶谱类型,其中12个为特异性酶谱类型,更全面地揭示桔梗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差异.
利用10个随机引物对32份桔梗种质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片段111条,其中106条具多态性,多态率为95.5﹪.各引物多态性百分率为80.0﹪~100.0﹪.利用2个多态性强的引物AP15和A018可将32份种质鉴别.
不同地区中的种质中,吉林左家、山东淄博、沈阳法库、黑龙江青岗种质的多态性水平分别为76,6﹪、62.2﹪、56.8﹪、46.8﹪.不同地区不同茎色类型中,黑龙江青岗绿茎型多态性较高,多态性百分率为77.1﹪,其次是吉左家绿茎型和上部紫茎型,多态性百分率为61.2﹪,山东紫茎型最低,多态性百分率34.2﹪.
利用SPSS13.0对RAPD数据进行聚类,供试种质聚为3个类,吉林左家的种质独自聚为一类,其它地区的种质没有形成很好的聚类,并且出现山东桔梗与黑龙江地理距离较远种质聚类的现象,可能与栽培区之间的种源交流有关.在类内,绿茎类型聚为一类,紫茎与上部紫茎型聚为一类,说明紫茎型与上部紫茎型的亲缘关系较近,绿茎型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远.可见利用RAPD标记既可揭示形态相似种质问的遗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