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药食兼用猴头菌属真菌,其子实体多糖是猴头菇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用热水、纤维素酶和超声波三种方法,对猴头菇子实体中多糖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性质及部分结构等进行了研究。 首先用95%的乙醇回流萃取除去猴头菇子实体中的脂溶性物质,然后结合工业化生产,研究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采用热水浸提法,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水料比、浓缩液浓度及醇析浓度对猴头菇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温度85℃,水料比20,提取时间6h,浓缩液浓度14°Brix,醇析浓度为85%,提取三次。最佳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3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实验得到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超声功率413W,超声时间11min,水料比16,超声处理后热水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1.5h。在最佳条件下,多糖液吸光度为0.37,多糖得率为6.216%。 实验还采用了纤维素酶法提取多糖。酶法提取结果表明:酶添加量为75U/g原料,酶促反应50min时提取效果最佳,最佳条件下多糖液吸光度为0.33,多糖得率为5.53%。 研究了酶法脱除蛋白质的条件和效果,并与传统的Sevage法和三氯乙酸法的脱蛋白效果进行比较。Sevage法脱蛋白结果表明:糖液与Sevage试剂体积比为4时脱蛋白效果最佳。脱蛋白五次时蛋白质脱除率为68.2%,多糖损失率为26.58%;TCA法脱蛋白结果表明:脱蛋白5次时蛋白质脱除率可达80.25%,但多糖损失率很大,为30.16%;酶法脱蛋白结果表明:胰蛋白酶的蛋白质脱除率最高为85.74%,其次是木瓜蛋白酶为83.85%。胃蛋白酶蛋白质脱除率为80.33%,高于菠萝蛋白酶72.38%。但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强酸环境使多糖损失率大。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是最为理想的选择。酶法除蛋白后的多糖的紫外扫描图在280nm处无吸收峰,表明多糖中蛋白质已被基本脱除。脱蛋白前后的氨基酸分析结果也表明,脱蛋白效果良好。 所得猴头菇多糖经Sephadex G-100柱层析后得到两个峰,表明粗多糖中含有两个组分,HEP-1,HEP-2。主体部分HEP-1经高效液相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纯品。 性质测定表明:猴头菇多糖冷冻干燥后为黄褐色、无味无嗅的固体粉末。旋光度值[α]20D=-174.25。在Moliseh反应中呈阳性。热水浸提法所得猴头菇多糖的分子量为20193,超声波法提取多糖分子量为20074,二者基本一致。单糖组成分析表明猴头菇多糖单糖组成为D-葡萄糖,含量为75.54%;D-甘露糖,含量为21.26%:最少的是D-阿拉伯糖,含量为2.86%。红外光谱分析证明猴头菇多糖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红外吸收特征。
其他文献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直接采用高碘酸钠氧化“一步法”制备了二醛纳米纤维素(DANC).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不同氧化条件对产物醛基含量及产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
为综合利用含氧生物油制备生物柴油,制备了一种新型非硫Ni、Mo双金属催化剂.以硬脂酸转化率为目标,优化了n(Ni)∶n(Mo)、金属负载量及载体类型等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当n(Ni)
以苎麻材料为基底,聚多巴胺(PDA)为粘结层,将低表面能物质正十二硫醇粘合于苎麻纤维表面制得疏水苎麻纤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疏水苎麻纤维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
将木质素磺酸钠(SLS)在氢溴酸作用下酚化改性使甲氧基转化为酚羟基,提高其反应活性并保留磺酸盐基团,并于碱性条件下加入环氧氯丙烷制得木质素基环氧树脂(LBER);将其作为交联
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酰胺、苯乙烯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反应单体,甲苯为溶剂,合成一种油溶性的原油降黏剂(VR)和纳米复合降黏剂(NVR),并通过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
锅炉运行优化是发电企业节能降耗、同时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晋州秸秆电厂层燃锅炉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锅炉本体和燃烧设备作了简单的介绍,针对调试过程中燃烧设备出
构建了一种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介孔碳层的制备方法.探究了2种硅前驱体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四丙氧基硅烷(TPOS)造孔剂对碳层表面孔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碳微球制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