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Burgess和Etherington的研究启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描述了中国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对语法教学及其方法的态度倾向和偏好,旨在回答两个主要问题:1)大学英语教师对语法及语法教学作用持有的观念;2)大学英语教师对语法教学方法的态度倾向和偏好。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是Burgess与Etherington设计的问卷。参与调查的是40名从事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教师反馈涉及的主要话题有“语法在语言中的作用”、“显性语法教学的各种方法”、“通过真实完整的课文讲解语法规则”和“语法练习的作用”等。收集的数据以百分比计算。数据分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性部分由教师的评论构成。通过数据分析和教师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发现:一、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语法的作用和语法教学的地位,认为语法是构建语言知识的框架或基本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法教学是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然而,对于语法是否能进一步完善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是否是获得准确、流利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等问题,教师在观念和态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二、教师们对不同语法教学方法各抒己见、态度各异,但大多倾向于选择显性语法教学方法,这种倾向可能与教师自身的教育经历有关,中国外语语法教学传统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部分教师对隐性语法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接触真实完整的语言材料或通过语言产出性活动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但他们同时认为隐性语法教学在实际操作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三、从学习者对不同语法教学方法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显性语法教学的期望更高,希望教师明确解释语法现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语言知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安。因此,学生的需要和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对语法教学的态度。本研究的结果对语法教学有三点启示:1)中国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强调显性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这一认识与我国一贯重视语法教学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虽然在理念上已有很大改变,但教师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因素制约了隐性语法教学在我国的普遍展开。2)注重语言形式对于语言学习显然很有必要,但语法学习是否有必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值得思考。从学生角度来看,语法知识也可以通过课外学习获取。对教师而言,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教学目标是相互依赖的,语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独立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3)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设计一些显性语法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是说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就必须强调显性的语法教学方法。语法学习不是目标,而是一个过程。语言形式终归是语言理解和产出的工具,设计基于技能或语篇的任务型综合教学活动才是今后语法教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