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以及企业对个体人格特质越来越关注,选择与企业更加契合的员工,个体和组织共同发展成为当今企业的重要需求。本文将研究对象关注到我国文化背景融合下的企业单位的员工,旨在对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企中,中国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和个体权力距离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经过本土化的主动性人格问卷、建言行为问卷、心理安全感问卷和个体权力距离问卷,从哈尔滨、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收集499份有效问卷。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探讨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和个体权力距离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动性人格、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个体权力距离在某些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企业性质、学历水平、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主动性人格、心理安全感、建言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安全感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主动性人格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心理安全感在主动性人格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5)员工个体权力距离对心理安全感和建言行为间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且个体权力距离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特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建言行为,还可以通过心理安全感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此外,员工个体权力距离越低,心理安全感在主动性人格与抑制性建言间的中介作用就越强。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关注员工的个人特质情况,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员工,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活动来提升组织的心理安全感,努力创造低风险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建言氛围,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