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基于Dynamic OP分解方法——来自中国通用机械设备行业层面的证据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k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通用设备机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状况及其四个指标在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贡献,进而研究探讨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为了进行分析,首先进行了理论框架的选择,笔者选择了随即前沿函数,并利用这种函数模型把TFP的增长分成四个部分。在分析的过程中的关键的部分是计量模型的选定以及数据库的匹配以及数据处理:在计量模型的设定上笔者又进行了技术无效率误差性具体形式的设定、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以及相关变量的取舍;在数据库匹配及数据处理方面笔者选用的是1998-2007中国大型微观企业数据库的数据,在匹配方法上与以往研究又很大的改进。通过实证过程和计量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通用设备机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通用设备机械制造业确实存在着技术进步并且和规模效益变化及要素配置效率对TFP增长有所贡献;但是相对前沿技术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并对TFP增长有负作用;并且我们发现平均水平的企业和行业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中国通用设备机械制造业和全部制造业相比是低效率的。  接下来是在企业演化的视角下探讨了中国通用设备机械制造业技术效率演变的规律。我们运用随机前沿方法针对中国二位数工业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析,主要关注企业技术效率(te)之分布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发现了中国制造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明显低于台湾等参照样本经济体,并在考察期间内呈现恶化趋势。另外也利用Dynamic OP分解方法对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对总体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本文的结论是,在位企业的效率恶化是造成通用机械设备行业效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新兴企业也并非是高效率企业的代表,它们对总体效率的改变带来极其有限的正面影响。效率改变的正面作用主要还来自于低效率企业的退出,2006年以前这一直是技术效率的改善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企业退出呈现出一种触发式的模式,即大量低效率的企业在入世之后大规模集中退出,后续退出的企业技术效率则逐渐向在位企业靠拢。  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经济发展中情况错综复杂,上述问题在这个大环境中不难找到答案。发展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本文针对上述实证结论,对当前中国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地理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的现实生活意义,使地理学习在生活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与功效。 Geography teachers must dig deeper into the real-life meaning of geograph
期刊
一、出口概况2011年,我国茶叶出15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人民币持续升值、生产成本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