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发,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日益增多。SIVD发病隐匿,容易被患者、家庭以及医务工作者所忽视,但是其有发展成脑卒中和痴呆的风险,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并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繁重的负担。近年来,血小板功能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引起重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异常作为很多疾病一种可能的新生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既往研究显示,MPV变化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D)、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而目前有关SIVD和MPV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SIVD患者MPV水平的大小,目的在于探讨SIVD患者MPV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选取340例SIVD患者(SIV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MRI)将SIVD组分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LI)组(n=124)和脑白质疏松(LA)组(n=216),按照Fazekas的评分标准将LA组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分为3级;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MPV值,比较SIVD组及其亚组与正常照组之间MPV水平的变化,并分析MPV与脑白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IVD组年龄较对照组大、高血压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VD组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正年龄因素后,LI组和LA组MPV、PDW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A组MPV、PDW水平显著高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LA组进一步分组后发现,LA等级越高者,MPV水平越高(1级、2级、3级MPV分别为11.06±0.76fl、12.13±0.88fl、12.64±1.02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MPV水平与LA等级成显著正相关性(rs=0.596,P<0.01)。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饮酒及MPV水平等作为自变量,是否SIVD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各项因素后MPV水平的增高仍是SIVD的危险因素。(OR=3.461,95%CI:2.653-4.515,P<0.01)。结论 SIVD患者MPV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MPV的增高可能是SIVD发生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脑白质病变的等级有着密切的联系。MPV的升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导致SIVD的发生,但是对于大体积血小板如何产生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有待于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明确。在SIVD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MPV水平的检测,并积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以改善患者的预后。SIVD患者MPV水平显著增高,是SIVD尤其是脑白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升高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临床上应重视观察MPV的变化,积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改善SIVD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尿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   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
研究背景皮肤具有特殊的屏障作用,可抵御外界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刺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还具有保湿作用,防止过多水分的流失,保持角质层的含水量,调节肌肤的水分含量。通过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恶性肿瘤,每年由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病因(1),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caterial 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