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真菌病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近几十年来人类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又加剧了真菌病的蔓延,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癌症病人、AIDS病人及免疫丧失病人死亡的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艾沙康唑(Isavuconazole)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是由瑞士巴塞利亚(Basilea)和日本的安斯泰来(Astellas)公司共同研发的,于2015年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目前国内并无厂家上市,该药物以水溶性前药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形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它能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14DM的生物功能干扰其细胞壁的形成,最终达到抗真菌的作用。本论文在总结分析多条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基础上,选用了一条起始原料和试剂相对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可控、符合绿色工业要求的合成路线,对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本工艺以(2R,3R)-3-(2,5-二氟苯基)-3-羟基-2-甲基-4-[1,2,4]三氮唑-1-基-硫代酰胺、4-(2-溴乙酰基)苯腈、2-甲氨基吡啶-3-甲醇、1-氯乙基氯甲酸酯及Boc-肌氨酸为起始物料,经取代、内关环、缩合、脱保护基及阴离子交换等反应最终得到硫酸艾沙康唑鎓。对所选路线的每一步进行工艺优化和操作细节的改进,利用质谱、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二维相关谱等方法对硫酸艾沙康唑鎓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对工艺的研究和破坏实验,合成出工艺中可能产生的部分杂质,并进行结构确证。  结果: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及5个关键中间体和6个该工艺中产生的杂质。  结论:经过工艺优化与改进,找到一条适合硫酸艾沙康唑鎓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工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异吲哚啉羧酸酯衍生物含有异吲哚啉结构单元,可看作是一类特殊的氨基酸,作为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活性结构单元,在医药和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因此,合成一系列异吲哚啉羧酸酯衍生物,并进行骨架结构修饰对于合成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中间体,丰富杂环化合物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绿色化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分支,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绿色化学原则的研究和应用促使清洁和良性的化学过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高脂乳剂制备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的姜黄素(40、80和160mg/kg )以及力平之(20mg/kg)进行干预, 5周后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血脂、肝功能、肝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脂肪病变程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姜黄素对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广泛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但肿瘤多药耐药现象(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严重影响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克服肿瘤细胞的MDR,恢复耐药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寻找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是当前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方向。为探讨C_(21)甾体类化合物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关系,选择山东省道地药材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
阿霉素(Adriamycin)是阻碍癌细胞中核酸合成的一种广谱抗癌药。它具有强效的抗癌活性,但静脉注射后,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心脏毒性、恶心呕吐及脱发,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将其制成靶向制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制备肺靶向阿霉素-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将其静脉注射入体内后,粒径在5-20μm含药微球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时可被分布在肺部毛细血管机械性摄取,可以使药物浓集于肺组织,从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