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真菌病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近几十年来人类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又加剧了真菌病的蔓延,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癌症病人、AIDS病人及免疫丧失病人死亡的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艾沙康唑(Isavuconazole)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是由瑞士巴塞利亚(Basilea)和日本的安斯泰来(Astellas)公司共同研发的,于2015年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目前国内并无厂家上市,该药物以水溶性前药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形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它能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14DM的生物功能干扰其细胞壁的形成,最终达到抗真菌的作用。本论文在总结分析多条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基础上,选用了一条起始原料和试剂相对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可控、符合绿色工业要求的合成路线,对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本工艺以(2R,3R)-3-(2,5-二氟苯基)-3-羟基-2-甲基-4-[1,2,4]三氮唑-1-基-硫代酰胺、4-(2-溴乙酰基)苯腈、2-甲氨基吡啶-3-甲醇、1-氯乙基氯甲酸酯及Boc-肌氨酸为起始物料,经取代、内关环、缩合、脱保护基及阴离子交换等反应最终得到硫酸艾沙康唑鎓。对所选路线的每一步进行工艺优化和操作细节的改进,利用质谱、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二维相关谱等方法对硫酸艾沙康唑鎓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对工艺的研究和破坏实验,合成出工艺中可能产生的部分杂质,并进行结构确证。 结果: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及5个关键中间体和6个该工艺中产生的杂质。 结论:经过工艺优化与改进,找到一条适合硫酸艾沙康唑鎓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硫酸艾沙康唑鎓的工业化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