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船相对爱援船动力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海洋开发和海洋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天都有大量的船舶航行在浩瀚的海洋中。随之而来的是船舶故障和事故数量的不断增多,这对海事救援提出了新的要求。海事救援是海洋事故中挽救人员生命和保障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当船舶因动力系统故障而在海面上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救助船在进行救援作业时对其相对受援船位置和艏向的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合适的动力定位方法成为救援成败的关键。论文结合8000kw海洋救助船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针对受援船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的两船间相对动力定位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基于MMG分离型建模思想,建立了救助船和受援船的水平面三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并对海洋环境中风、浪、流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船舶运动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其次,论文针对相对动力定位方法中需要测量两船间不断变化的相对距离和艏向偏差的要求,结合激光特性、激光测距原理提出了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受援船位置和艏向解算的方法。而后,利用现有激光测距仪对该方法的精度和可行性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针对激光测距仪实际测量数据中的噪声、野值等问题,给出了中值滤波的快速算法处理方法。同时,建立了激光测距解算数学模型。   再次,针对救助船水平面三自由度运动,研究了基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从而实现对PID参数不断进行在线调整,以应对复杂多变海洋环境的干扰,使救助船跟踪受援船的性能得到提高。   最后,利用船舶运动模型仿真验证了相对动力定位方法的跟踪控制效果。从而证明了文中提出的激光测距方法和跟踪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论文所研究的救助船相对受援船的动力定位方法,为保证海事救援的安全、快速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以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制备了黄曲霉毒素B1(AFB1)的适配体亲和柱(AAC),用于AFB1的特异性识别和富集.对AAC的载样液中有机溶剂含量、载样液的体积和淋洗体积等条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是一种多相接触的光电化学体系,液相与固相接触形成多个固/液接触界面,电池的光电转化过程都发生在界面处。DSCs完整的生命周期应经历性能成熟、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目前,关于DSCs相关研究都集中在稳定和衰退阶段,而对于DSCs性能成熟阶段过程研究一直被忽略。本论文基于DSCs的多相接触界面结构,借助电化学阻抗等研究手段细致研究了DSCs在“成熟期”内电池内部的三个固/液接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小位移测量的精度和方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小位移传感器常被应用于高精度检验站、设备标定等方面。由于传统的小位移传感器体积大、适应
企业自备铁路货车(通常称为企业自备车或自备车)是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运输行业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自备车不仅为国家减轻了对铁路运输车
列控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正点、高效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装备之一。在列控系统中,车载ATP子系统负责根据轨旁子系统提供的控制信息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自由空间激光通信(FSLC)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新热点。虽然至今尚未真正实现星际间正式通信,但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可行性问题已经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