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信仰与宗族聚居村落维系——以千岛湖札溪九相公信仰为个案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间信仰与乡村基层组织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是透视民间信仰的重要视角,在乡村社区结构、社会空间的建构中发挥作用。基层组织是各种民间信仰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另一方面,民间信仰又强化了基层组织的权威和凝聚力,通过信仰活动中的仪式不断增强成员彼此间的协作与认同。民间信仰与乡村基层组织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关系。宗族村落是指由一个宗族在某地聚居繁衍而形成的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组织形式之一。宗族村落中的民间信仰除了具有一般乡村民间信仰的乡土性和地域性,还具有自己独特宗族特征。民间信仰在宗族村落起到了强化和巩固村落整体,维系宗族团结和繁衍的效果。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与地方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浙西札溪村为研究个案,对民间信仰与宗族村落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札溪是徽州地区典型的宗族聚居村落,九相公是徽州民间诸神之一。论文以民间传说和地方文书为中心,研究九相公信仰的由来及其在札溪的流传与演变,探讨九相公信仰在札溪吴氏宗族传承与繁衍中扮演的角色。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梳理,我们发现九相公信仰在札溪的流传具有很强的宗族化色彩:对九相公的祭祀活动往往以宗族为单位;只有轮值的宗族分支才有资格“摆老爷”,享受“摆老爷”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入赘的外姓女婿除非改姓吴,否则不得参与“摆老爷”;外姓宗族请九相公神像需要跟吴氏宗族协商,订立迎神合同等。这些形式使得九相公逐渐由地方神转变为札溪吴氏的宗族保护神。   我们知道,宗族村落的维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村落内部的凝聚和村落与外部的交流。“摆老爷”的信仰形式使得每一个吴氏族人参与到九相公信仰当中,强化了吴氏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迎神”活动增进了吴氏宗族与其他宗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由于札溪保存有唯一一座九相公神像真身,因此吴氏宗族在“迎神”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这种主导地位的优越感又进一步提升了吴氏宗族内部的凝聚。因此九相公信仰在维系札溪吴氏宗族千年传承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39 英勇的苏联红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在北线,纳粹的先头装甲部队深入苏联境内四十英里,红军步兵用反坦克炮猛烈还击,击毁德军坦克数辆.  40 当纳粹德国坦克群冲向目标道格瓦河大桥时,它的左翼突然出现数百辆巨型苏联坦克.  41 苏联巨型伏罗希洛夫式坦克避开纳粹坦克群,向尾随其后的德国步兵全速冲过去,冲垮一个又一个步兵营。  42 接着,苏军坦克又冲向前来增援的纳粹炮队。一尊尊大炮被巨型坦克碾得支离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保障本国农产品竞争优势以及国家经济战
学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同行”、“走进马克思”等口号在我国学术界不断回响,文本研究开始在我国起步,虽然文本研究尚属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它却是当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