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言语交际中,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人称指示语,也可以通过非指示性的称名词语来指称会话参与者。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指的是非指示性的称名词语来取代人称指示语在言语活动中承担指称功能的现象,同时这种取代以不影响语面意义的改变为原则。目前,对于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的专门研究较少,在有限的研究中也以呈现语料为主,很少就现象背后的机制进行探讨。因此,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在对英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在语境顺应论的指导下,解释英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研究造成反先用现象的语用因素。根据Vershueren的顺应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也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根据其交际意图和语境因素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顺应以满足交际的需要。语言的顺应包括对语言使用者的顺应,对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的顺应,对社交世界的顺应,和对物理世界的顺应。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作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第二章做了文献综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人称指示语的相关概念,对人称指示语的界定、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的定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对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进行阐述。第四章对英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进行归纳。第五章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英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进行分析。第六章对全文做出总结,指明本文的研究发现,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