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时期是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过渡时期,是个体身心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个体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自身的精神状态、学习工作效率,严重则会出现躯体或精神障碍,不仅危害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其成年后的精神健康。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由青少年心理危机而引发的吸毒、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断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研究显示,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受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交叉、渗透影响,而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家庭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人格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等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这些因素也是家庭心理健康工作中高度重视的领域。故随着高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化,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也需被重视和同步跟进。
  文章第一部分针对中国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现状以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解析了家庭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特征,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三部分则详细论证了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素质、家长教育观念等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第四部分立足于中国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实践,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家长各方面素质,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探讨家庭教育如何加强与学校、社会相互协调与合作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及时预防、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从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是现阶段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经济新常态以及马克思主义农民增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唐山市为例,通过分析唐山市农民收入数据,对唐山市农民收入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对影响农民收入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了概括,进而提出了促进
期刊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友善交往指的是现实社会人与人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友好、善良风貌,其中蕴含着“真”、“善”、“美”的价值意蕴。它不仅是联结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重要桥梁,还是立国之本,立业之基,立人之根本。友善交往代表着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美德,代表着社会整体的道德走向和趋势,大学生友善交往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位
一种持久确立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秩序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之上的。哈贝马斯吸收借鉴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韦伯的工具合理性,博采众家之长,建构了自身的交往合理性理论。理性的商谈论证是其交往理论的核心方法。哈贝马斯立足于商谈论证层面,将视线转向在主体间基于合理理由的理性认可之上,依靠最佳论据的非强制性力量,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合理可接受性见解。论证与可接受性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话语可接受性、论证有效性与可接受性及论证程
期刊
期刊
会议
新媒体是传播技术日益更新的产物,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行为方式,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路径方式,也革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2000年起国家社科基金开始对与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立项,新媒体带来的这些显著变化引起众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注意,但大部分研究重点在于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本研究将这些基础性研究作为借鉴进一步深
学位
在当下信息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不仅对人才的数量有了更大的需求,而且对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创新已经成为能否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而其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无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中坚力量。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提出的新课题,高校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