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距离成熟的有效的市场还有较大差距,中国上市公司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的财务困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中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由于改制不彻底,运作不规范,部分上市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统计显示,上市公司的亏损面正逐年上升,出现资不抵债状况的上市公司也在逐年增多。因此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债务重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对黑龙江龙涤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债务重组案例分析,探寻当前形势下我国上市国有企业重组的有效方法。 在简要介绍龙涤股份的基本情况后,作者重点分析了龙涤股份财务困境的形成原因及其制度根源。龙涤股份的债务危机,形式上看是大股东占用、经营亏损、投资失误等问题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实质是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机构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两个方面与转轨时期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诸多缺陷直接相关。通过对龙涤股份重组前景的分析,阐述了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重点解决关键障碍性问题,在共担成本的市场化理念基础上,最终提出系统的重组方案建议。 尽管重组方案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如果能够成功实现重组,龙涤股份将由一家濒临退市破产的上市公司浴火重生。龙涤股份的重组案例中,利益相关各方通过市场化谈判与政府积极支持相结合,最终形成多方承担重组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并尝试利用债务重组解决大股东占用的顽疾,以及利用股改契机发掘“壳”资源价值吸引战略投资人等均是有益的创新,尤其值得资本市场中困境企业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