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信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具有政府指导性,产出低于市场竞争水平,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国际上普遍的做法都会对电信行业等自然垄断行业进行规制来提高行业竞争程度。我国电信市场的规制由来已久,采取了引入竞争、产权规制和颁布法律等方式让电信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各种措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不对称寡占市场结构依然存在,均衡产出和价格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于网络即时通信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送和视频通话,顺应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使用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沟通和工作需求,对电信业的传统通话和短信业务替代性很强,对电信运营商造成极大威胁。竞争规制使我国电信行业形成了三家全行业竞争局面,行业产出和生产率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移动的收入占到了我国电信市场收入的一半左右。产权规制可以让自然垄断行业利用民间资本来扩大资金,提高研发能力,并且实现决策科学化,但是沉淀成本巨大或者资产的专门性等导致的退出壁垒让众多厂商进入电信行业的可能性较低,并会产生委托——代理行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寻租行为以及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时滞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颁布行业法规的施行效果。因此行业内部的规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借助其他途径来提高电信业规制效率。即时通信和传统电信业的差异化竞争分别从产品差异、服务差异和价格竞争三个方面展开,都对传统电信业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比起传统电信业,即时通信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种通讯方式,满足多样需求;其次,基于即时通信的网络经济性和双边市场特性,可以实现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但是运营商提供服务价格较高;最后,即时通信比起电信运营商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感并注重产品研发。因此即时通信与传统电信业的差异化竞争对电信业的绩效产生了极大影响。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测算即时通信差异化竞争对电信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产品差异、服务差异和价格竞争都对电信业的绩效影响显著。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衡量了电信业的各项指标与上述三种差异化竞争哪个关联度最高。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探究差异化竞争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结果显示,短期内价格竞争对电信业务总量、服务差异对劳动生产率有推动作用,价格竞争对ARPU值会有阻碍作用,长期可能作用有限。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对电信业规制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可以鼓励即时通信行业和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基础电信业可以允许民间资本的进入,并施行相关政策进行保障。二是放开电信业务资费,企业自主定价,鼓励电信行业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并且要持续减少国有持股比重。三是要侧重不同政策的配套使用和改革的先后顺序,并要保持规制机构的独立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