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B6(VitaminB6,VB6)为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类吡啶化合物的总称,游离型有吡哆醛(Pyridoxal,PL)、吡哆醇(Pyridoxine,PN)和吡哆胺(Pyridoxamine,PM),相应磷酸酯形式为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hosphate,PLP)、磷酸吡哆醇(Pyridoxine-5’-phosphate,PNP)和磷酸吡哆胺(Pyridoxamine-5’-phosphate,PMP)。其中PLP是VB6的主要辅酶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的各种反应。吡哆醛激酶(pyridoxalkinase,PLK)是VB6 关键代谢酶,在二价金属阳离子和ATP 存在下,催化游离形式VB6 各自磷酸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磷酸酯型,并且与磷酸吡哆醇氧化酶、磷酸酶一起维持细胞内PLP 浓度的动态平衡。
我们的前期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原理和PCR方法,构建家蚕PLK 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ET22b-His-PLK,原核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并且分析了家蚕PLK的基本酶学性质,对其蛋白结构也进行了预测。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融合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可达到1:51200以上。提取家蚕五龄幼虫的各组织蛋白,用于Western blot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LK在家蚕的精巢、马氏管、中肠、表皮、头部等组织中都有表达,且表达量依次降低,而在丝腺中没有明显检测到该蛋白的存在。我们还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家蚕五龄幼虫各组织中的mRNA的量进行了比较。通过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研究PLK基因在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情况,明确了PLK在家蚕5龄期不同组织中的功能,为进一步探讨PLK在家蚕VB6代谢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家蚕既是用于蚕丝生产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仅次于果蝇作为昆虫研究的模式生物,同时还是开发新一代生物反应器和新型昆虫产业的材料。家蚕在生长发育和合成丝蛋白时,体内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非常活跃,其中VB6 代谢是一个重要环节。PLK在家蚕体内VB6的转换代谢中可能是一个关键控制点。研究PLK在家蚕体内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明确PLK的催化机制和表达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