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岩藻糖对离体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L-岩藻糖对离体结肠平滑肌条的自发性收缩的影响目的:以蔗糖(Sucrose)为对照,明确L-岩藻糖(L-Fucose)对人及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了解L-岩藻糖在平滑肌条痉挛状态时对其自发性收缩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采用Vapro(?)5600露点渗透压仪测定各浓度蔗糖对照组与岩藻糖实验组渗透压。(2)采用器官浴槽系统(Organ Bath)离体平滑肌条实验检测L-Fucose对SD雄性大鼠近端及远端结肠纵行肌、远端结肠环行肌及人结肠纵行肌的自发性收缩的影响。(3)通过离体平滑肌条实验检测L-Fucose在SD雄性大鼠远端结肠纵行肌痉挛状态时(给予Ach Chloride 10-5 M)对其自发性收缩的影响;结果:(1)行离体平滑肌条实验前,渗透压检测明确对照蔗糖各浓度点Sucrose 0.5%-4.0%渗透压与L-fucose 0.25%-2%浓度的渗透压相当(p>0.05)。(2)离体平滑肌条体外实验显示:L-fucose在0.25%-1.5%浓度梯度下,对大鼠远端结肠纵行肌的自发性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且各浓度点均显著大于相应浓度蔗糖渗透压对照组,在1.5%浓度时抑制作用△AUC%为27.75±3.22%vs 12.21±0.83%(p<0.05);L-fucose 同样能抑制大鼠近端结肠纵行肌、大鼠远端结肠环行肌以及人结肠纵行肌的自发性收缩,各浓度对大鼠不同结肠肌条(远端结肠纵行肌、近端结肠纵行肌、远端结肠环行肌)抑制作用并无差异(p>0.05);(3)离体大鼠远端结肠纵行肌平衡后给予10-5 M ACH Chloride刺激待其自发性收缩稳定后,再给予L-Fucose,与蔗糖对照组相比浓度在0.5%时对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影响无差异,当浓度在1%及1.5%时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抑制肌条收缩(p<0.05)。结论:L-fucose与蔗糖渗透压对照相比能显著抑制大鼠远端结肠纵行肌的自发性收缩,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其亦能抑制大鼠近端结肠纵行肌、远端结肠环行肌以及人结肠纵行肌的自发性收缩;大鼠远端结肠纵行肌条在外源性Ach作用下处于痉挛状态时,L-Fucose亦能抑制其自发性收缩活动。第二部分L-岩藻糖抑制离体结肠纵行肌自发性收缩的机制探究目的:初步判断L-岩藻糖(L-Fucose)在肠道的表达情况,了解岩藻糖的肠腔通透性及其抑制大鼠离体结肠纵行肌自发性收缩的机制。材料与方法:(1)SD雄性大鼠远端结肠组织行冰冻切片荧光染色、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肠腔内L-Fucose的表达。(2)Ussing Chamber技术结合分光光度计检测L-Fucose粘膜渗透性。(3)在器官浴槽(Organ Bath)中通过给予离体平滑肌条神经钠通道阻滞剂TTX及多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SMT及7-NI孵育后,再给予L-Fucose观察其作用效果变化。结果:(1)大鼠远端结肠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染色显示,L-fucose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及肠腔黏液中表达丰富。(2)Ussing Chamber技术检测L-fucose粘膜渗透性:在给予粘膜侧1%浓度L-Fucose后,120min内浆膜侧的L-Fucose浓度随时间逐渐增加(p<0.05),120min时为38.91±10.75mg/L。(3)离体大鼠结肠纵行肌给予10-5g/L河豚毒素TTX,10-4 M总NOS抑制剂L-NAME孵育20min以上,再给予不同浓度(0.5%、1.0%、1.5%)L-Fucose,与对照组相比L-Fucose对肌条自发性收缩的抑制能力显著降低(p<0.05);而给予iNOS抑制剂10-3M SMT孵育后与对照组相比并未减弱L-Fucose抑制肌条收缩的能力(p>0.05);给予10-5 M nNOS抑制剂7-NI孵育后亦能降低L-Fucose对肌条自发性收缩的抑制作用。结论:L-fucose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及肠腔黏液中表达丰富,且游离L-fucose能透过肠道粘膜层作用于肠道肌层;L-Fucose抑制肌条收缩的作用可能为肠神经(ENS)依赖性,并且其可能通过诱导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合成NO来抑制平滑肌收缩,促进舒张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cAMP诱导的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与其下游效应分子PKA和Epac的关系及Epac对GH3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验证cAMP激活对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究其下游效应分子PKA和Epac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证实Epac与GH3细胞系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采用CCK8法,研究cAMP激活剂Forskolin及PKA和Epac的抑制剂对GH3细胞增殖的作用。然后以Epac特异性激活剂8
学位
分子进化是从分子水平上追溯生物演变的轨迹,重建其类缘关系。从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分子进化的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很古老的含锌金属酶,双向催化二氧化碳的可逆水合反应,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不同的同工酶已成为不同疾病的重要靶点。 考虑到蛋白质结构在分子进化过程中表现得比序列更为
学位
大电导、Ca2+激活的K+通道(即BK通道)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的平滑肌、骨骼肌、血管、脑、胰腺、膀胱等器官和组织,在神经递质释放、激素分泌、肌肉收缩、血流等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表明,BK通道不仅受到多个辅助性亚基的调控,还可以与其他通道蛋白尤其是钙离子通道形成功能性复合体,这是BK通道在不同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电生理技术、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光敏定
学位
目的:核磷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磷酸蛋白,广泛存在于细胞核内,不断穿梭于核仁、核质和胞浆之间。约1/3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存在NPM1突变,突变的NPM1蛋白异常聚集于胞浆,是NPMc+AML(NPM1突变型AML)发病的重要原因。鱼藤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天然单体药物。本文体外实验部分研究鱼藤素(deguelin)对NPMc+AML原代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体内实验部
学位
第一部分Nup98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CD4+T细胞中的表达背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的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我们和国外的研究证实Th17细胞是介导AVMC进展的重要细胞。近些年核孔蛋白的作用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Nup98是一种与病毒感染和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核孔蛋白。但Nup98在AVMC病人CD4+T细胞中表达情况尚未阐明。方法:本研究招募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
学位
植物中的草酸钙晶体在特化细胞(晶异细胞)内的形成,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不同植物草酸钙晶体在形态或结构上存在多样性和种间专一性;同一种植物中的草酸钙晶体往往具有特定的尺寸和形貌,并且成核后晶体的生长和晶异细胞的发育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这些事实均表明草酸钙的生物矿化不是一种随机的化学结晶过程,而是受到生物大分子(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的精确调控。被塑造的矿化相在特定的膜包覆空间内经历了
学位
水稻持续增产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必然要求。为了减少由于害虫爆发造成的作物损失,越来越多的不同新型杀虫剂被开发和应用。然而,杀虫剂对人类健康、环境和害虫自然天敌的危害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天敌与害虫一般发生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使得在利用杀虫剂控制害虫时天敌很容易通过任何直接途径或间接途径接触到杀虫剂。之前许多的研究也表明,杀虫剂对天敌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因此,杀虫剂对非目标生物的潜在不利影响评价是杀虫
学位
目的骨缺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由肿瘤、外伤、感染等疾病造成。大面积的骨缺损常常使用自体骨或者异体骨移植进行治疗。然而,受限于自体骨的有限来源和异体骨的吸收排斥反应等,开发更优的人工骨支架材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骨组织工程中,常常使用支架材料为细胞生长提供3D环境,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长因子等作为成骨诱导补充剂进行骨再生的优化。但是大量使用生长因子如骨形态蛋白等已经被证实可能会带来
学位
低频信号(10 Hz及以下频段)的散粒噪声极限测量在引力波探测、磁致真空双折射效应观测等基础物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相敏外差探测方法对低频信号具有高灵敏探测能力,在散粒噪声极限低频信号探测中有潜在应用前景,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科研团队的关注。但是,相敏外差探测作为一种新的探测方法,还需要在理论和实验上进一步研究才能在实际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本文通过Mach-Zehnder干涉仪产生低频振幅信号、
学位
第一部分:制备神经保护性丝胶水凝胶作为细胞载体应用于中风修复并阐述了其机制目的:合成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性的生物水凝胶应用于中风修复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首先通过LiBr抽提法从蚕茧中获取丝胶液;然后选用Genipin作为交联剂,通过共价交联反应,合成丝胶水凝胶。我们对该丝胶水凝胶的二级结构,机械性能,吸水膨胀率,微观结构,降解性进行评估;通过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了该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