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音乐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蒙古族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其中民歌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种类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音乐形式,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寄托。蒙古族在我国分布跨越多个省份,其中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都是重要的蒙古族聚居地区,两地蒙古族人民具有共同的族源、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因此两地所处地域不同,但在族源、文化、传统音乐等方面有割舍不断、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内蒙古、新疆蒙古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民歌旋律结构的对比分析,得出两地民歌在旋律结构上的同源性特征。蒙古族民歌从体裁上分可以分为长调、短调两类,这两类民歌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对立,又有音乐旋律特点上的统一。将内蒙古、新疆两地的长调、短调进行对比研究,可较为全面地把握两地蒙古族民歌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好地总结归纳两地民歌的同源旋律结构特点。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蒙古族民歌发展历程与分类。对蒙古族音乐的历史分期,民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从题材、体裁两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划分,从而为下文两地民歌分类对比做理论支撑。第二章:长调民歌同源旋律结构探究。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从音阶与律制、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形态特点、曲体结构五个方面对内蒙古、新疆两地蒙古族长调民歌进行同源旋律结构的探究。第三章:短调民歌同源旋律结构探究。这一章基于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之上,重点对两地短调的节奏特点、曲体特点与旋律发展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内蒙古、新疆地区蒙古族民歌同源旋律结构形成之因。本章从民族音乐遗传基因的“五态”入手,对两地民歌同源性形成之因进行探究,从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等研究视角对研究内容加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