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是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单独或结合进行治疗,但是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很大,病人遭受极大痛苦。重组毒素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抗癌药物,能定向对某些癌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杀灭能力,而且又不损害或极少损害正常体细胞的导向抗癌药物。目前,利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癌症的方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癌症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技术。LHRH-PE40是通过融合蛋白技术生产的由绿脓杆菌外毒素(PE40)和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组成的嵌合蛋白。某些肿瘤细胞表面过多表达LHRH受体,通过LHRH将PE40靶向地带到肿瘤细胞表面,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对正常组织没有或很少损伤。本实验目的是观察LHRH-PE40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与各种病理型宫颈癌的结合能力,从而验证LHRH-PE40的肿瘤目标性,找出LHRH-PE40的适应病理类型,并进一步观察LHRH-PE40对大鼠的毒副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本研究首先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绿脓杆菌外毒素A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重组毒素注射剂(LHRH-PE40)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生长的影响。细胞毒性实验的检测结果表明,LHRH-PE40对Hela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通过量效曲线和时效曲线可以看出,LHRH-PE40的最小有效剂量为0.625μg/ml;最佳作用时间为加药后48-72h, 半数致死浓度为0.969μg/ml。因此我们选择1μg/ml的条件,首先观察LHRH-PE40对Hela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指标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发现用药后癌细胞中的Ki-67阳性细胞(用药前80%,用药后42%)及Bcl-2阳性细胞(用药前66%,用药后43%)比率均下降,凋亡细胞比率增加<WP=84>(由0增加到3.7%),提示LHRH-PE40作用后癌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而细胞凋亡活动加强。本研究中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结果分析也证明,LHRH-PE40浓度为2.2μg/ml时,光镜下虽然有40%外观正常的细胞,但流式细胞仪下均为细胞碎片,不能检测到细胞。在1.0μg/ml浓度下,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15.21%;S期细胞变化不大,而G2/M期减少38.28%。这说明LHRH-PE40影响癌细胞蛋白的合成的同时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阻断发生在G0/G1期,并且由S期向G2/M期转化受阻。2, 本实验中发现正常的宫颈结缔组织、鳞状上皮、卵巢均未发现LHRH-PE40药物的结合,子宫内膜和输卵管内膜、子宫肌层有LHRH-PE40结合,说明宫颈结缔组织、鳞状上皮、卵巢组织无LHRH受体,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内膜、子宫肌层有一定浓度的LHRH受体。宫颈癌组织荧光表达率92%,弱阳性及阴性表达病例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占75%,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占25%, 两者差异显著(p<0.05)。 中强阳性表达病例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仅占14%,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占86%,两者差异显著(p<0.05)。3例强阳性表达病例均为高分化腺癌。由此可见,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对LHRH-PE40不是很敏感,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对LHRH-PE40敏感率86%,对LHRH-PE40最敏感的是子宫颈腺癌。3,(1) 设定LHRH-PE40浓度不变为0.5μg/ml,随着LHRH的竞争浓度与LHRH-PE40摩尔数之比由100/1、250/1、增加到500/1,OD值逐渐增大,细胞毒性的效果逐渐减弱。当LHRH/LHRH-PE40达到500/1时肿瘤细胞表面的LHRH受体饱和,即使加入更多的LHRH,LHRH的竞争浓度,与LHRH-PE40摩尔数之比达750/1,OD值与500/1时的OD值接近,曲线于500/1后持平。(2)用免疫荧光法对荧光强度最强的高分化腺癌进行LHRH的竞争性抑制试验。加入LHRH竞争后,荧光强度较仅加LHRH-PE40明显减弱。通过上诉两个竞争性抑制试验,说明LHRH-PE40确实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LHRH受体结合而起作用的。4,。LHRH-PE40对大鼠毒性病理损伤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25、50μg/kg的剂量未引起明显的毒性损伤,因此50μg/kg为安全剂量。150μg/kg剂量引起动物病理损伤较轻,该剂量为中毒剂量。300μg/kg给药后出现严重的中毒损伤,为致死剂量。LHRH-PE40对大鼠毒性病理试验发现试验中途死亡大鼠的多器官出现病变,按其病变严重程度其毒性靶器官依次为肺、肝、睾丸、肾上腺、胸腺、淋巴结、肾、脾、骨髓。 <WP=85>综上所述,LHRH-PE40可与宫颈癌细胞上的LHRH受体特异性结合,并靶向性杀灭癌细胞;未被杀灭的细胞被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阻断发生在G0/G1期,癌细胞由S期向G2/M期转化受阻。LHRH-PE40对宫颈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生殖系统组织除子宫、输卵管内膜、子宫肌层外与LHRH-PE40没有结合能力。中低分化型宫颈癌及腺癌对LHRH-PE40敏感,尤其是腺癌与LHRH-PE40结合能力强于鳞状细胞癌。LHRH-PE40填补了宫颈腺癌目前无敏感药物的空白,它能否改善宫颈腺癌患者的预后及提高5年生存率,还有待大量的临床实验。大鼠试验证实,一定量的 LHRH-PE40对脑肝肾及骨髓等脏器无不良影响。LHRH-PE40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导向抗肿瘤药物。宫颈癌各组织类型的LHRH受体mRNA含量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证实,从而找出LHRH-PE40治疗宫颈癌的适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