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256层iCT在心功能测定及动脉弹性指标测定的功能,对比分析24小时内术前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夹层对照者动脉弹性、左心功能及其相关性,预测夹层早期出现风险增高的因素,为临床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以胸、背或腹部疼痛24小时内来我院急诊,临床症状高度提示、平扫或增强确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来本院进行心电门控心脏冠脉检查并结果显示无主动脉夹层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了 CTA 一站式扫描并测量同层面动脉弹性及心功能。依据测量结果,评价病例组、对照组的动脉弹性指标,并与所测心功能对比分析,进而评价主动脉夹层患者动脉弹性变化特点及其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讨论Stanford A型、tanford B型不同夹层动脉弹性及心功能差异;讨论年龄对主动脉夹层及正常人群动脉弹性、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动脉可扩张度(AoD)及顺应性(AoC)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P<0.05),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直径变化率(%Ao)及僵硬度(AoSI)与对照组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夹层患者AoSI均值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夹层者。Stanford A型夹层组中除%Ao与AoC无明确相关关系(r<0.3,P>0.05)外,%Ao、AoD、AoC、主动脉直径变化(Ds-Dd)、主动脉面积变化(Ss-Sd)间成高度正相关关系(r>0.6,P<0.05),且各指标与夹层动脉AoSI成高度负相关关系(r>0.6,P<0.05),而所有评估动脉弹性的指标与心功能(EF值)间都无明显相关关系(r<0.3,P>0.05)。Stanford B型夹层%Ao、AoD、AoC、Ds-Dd、Ss-Sd间成高度正相关关系(r>0.7,P<0.05),各指标与AoSI成明确负相关关系(r>0.7,P00.05),各指标与心功能(EF值)间也无相关关系(R<0.3,P>0.05)。对照组A组显示%Ao与Ds-Dd间、AoD与AoC之间为负相关关系(r>0.6,P<0.05),%Ao、Ds-Dd 与 AoSI 间成高度负相关关系(r>0.7,P00.05),其余指标间并无明确相关关系(r00.3,P>0.05),且各指标与心功能(EF值)间也无相关关系(r<0.3,P>0.05)。在对照组B组,动脉弹性AoD与AoC间、主动脉Ds-Dd与Ss-Sd间成高度负相关关系(r>0.7,P00.05),%Ao、AoD与AoSI间成高度负相关关系(r00.7,P<0.05),其余指标间并无明确相关关系,(r<0.3,P>0.05),各指标与心功能(EF值)也无相关关系(r<0.3,P>0.05)。Stanford A 型夹层患者%Ao、AoD、AoC、AoSI、左心功能(EF 值)与 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Ao、AoD、AoC、AoSI、左心功能(EF值)分别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Ao、AoD、AoSI、左心功能(EF值)分别与对照组B组%Ao、AoD、AoSI、左心功能(EF值)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组%Ao与年龄呈高度负相关(r=-0.820,P00.000**),AoSI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646,P=0.007**)。同时统计显示Stanford A型夹层组、Stanford B型夹层组、对照组B组患者年龄分别与各动脉弹性指标及心功能无明确相关性(r<0.5,P<0.05)。[结论]MSCT评估主动脉夹层动脉弹性、左心功能具有可行性及准确性。24小时内术前主动脉夹层动脉可扩张度及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升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标志。主动脉夹层各动脉弹性指标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彼此存在相互影响。主动脉夹层动脉弹性变化与年龄、心功能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