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成语从中华民族悠久的社会生活发展历史中积淀留存下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反映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汉语语言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数字不仅表达数目,而且还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性,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汉语成语底蕴深厚,数量庞大,其中就有很多成语带有数字,还有部分成语甚至是全由数字组成,这类含有数字的表示数量意义和数量关系的汉语成语,我们将其称为“数字成语”。作为一名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曹雪芹在其代表作品《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众多的数字成语,不仅丰富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同时还展现出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以及凝聚在语言中的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1924—1990)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文艺学家、东方学家和翻译家,1995年版的俄译本《(?)》就是由他进行翻译的,堪称为成功的俄语译本。本论文主要研究《红楼梦》中的数字成语以及分析它们的翻译方法。我们以《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和俄译版《(?)》(1995)为语料基础,通过分析汉语数字成语的来源、语义核心与修辞特征,希望准确把握这些数字成语的深刻语义,从而为准确翻译汉语数字成语做铺垫。后在俄译版《(?)》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数字成语”的翻译案例,将其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讨论B.A.(?)在使用不同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红楼梦》时,他对汉语数字成语俄译的处理得失。在某些不足之处,我们也进行了思考与翻译尝试,并提出了一些小小的修改建议。本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前言部分概述了汉语数字成语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指出其研究不足之处,进而阐释本论文选题的原因、现实意义。也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价值进行简要陈述。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汉语数字成语的概述。本章主要对汉语数字成语做了简要概述。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汉语成语、俄语成语以及汉语数字成语所做的定义和范围,其次探索了《红楼梦》中汉语数字成语的起源,并将其分为三大类别:文学著作类、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类以及宗教信仰类,强调从文化来源上去理解把握汉语数字成语的重要性。第二章,《红楼梦》中汉语数字成语的语言特征分析。主要从其结构特征,语义核心和修辞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句法结构,汉语数字成语多由四个汉字组成,同时也存在谐音和变体的情况。继而分析汉语数字成语的语义核心—数字,带数字的汉语成语有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数字既有实指意义,又有指少或指多的虚指意义。最后对汉语数字成语的修辞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红楼梦》中汉语数字成语自身体现出的修辞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文中使用过的修辞格,提出汉语数字成语的语言特征对其俄译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章,《红楼梦》中汉语数字成语的俄译方法分析,该章节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翻译,分析了汉语数字成语的可译性,然后在综合了汉语数字成语的文化来源和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对B.A.(?)的译文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对应法、借用法、直译法以及意译法四种翻译方法。在探讨每一种翻译方法时,均挑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数字成语俄译本译例作为例证。同时由于翻译家B.A.(?)对中国语言文化理解的某些欠缺造成了部分汉语数字成语的漏译和误译,本章中也对这部分数字成语进行了讨论,尝试对其进行俄译,尽最大努力在《红楼梦》的俄译本中还原汉语数字成语的真实含义。结论部分旨在总结全文,通过对汉语数字成语的定义、起源、语义核心、修辞特征的研究,探讨针对汉语数字成语俄译的一些翻译方法,使广大俄语读者全面认识和了解《红楼梦》中的汉语数字成语,更好地了解这些数字成语背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学著作《红楼梦》更感兴趣,对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学识有限,资料尚缺,文中的一些论点还有待挖掘和商榷,缺点错误,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