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且在东西方文化中,各自积淀了丰富复杂的文化内蕴。又因镜子与女性天然的亲密关系,从镜子角度切入分析女性内心世界,成为一个有别于男性视角的独特手段。在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镜子作为一个性别化的审美意象集中爆发,成为承载女性性别意识、性别经验和文化心理、艺术观念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性别视角,选取当代女性诗人的诗歌为材料,辨析诗歌文本中的镜子意象是如何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确认、反思、怀疑再到重构的复杂心情以小小的镜面反射到公共话语体系中。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梳理了东西方镜子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女性诗歌中镜子意象的影响。在东方文化中,镜子意象更突出“格物致知”的实用功能,与现世此身相关联,是一种形而下的感性经验的外显。在西方文化中,镜子更多的是钩连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精神的媒介,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性玄思。承接东西方镜子诗学的当代女性诗歌,透过镜子穿梭于现实和虚幻的无穷变幻中,以期达到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自我、世界的深刻反省批判。第二部分对与镜子具有相似精神内涵的“互体变爻”:水、房间、石头三类同构意象进行梳理,分析它们所蕴含的当代女性生命意识和审美追求。第三部分借助女性对镜凝视,探讨女性存在之思。当女性对镜观察自身时,就像拉康“镜像理论”里,婴儿首次从镜子中辨认自己的影像一样,她们大胆描述自己的身体,实现对自我形象的确认。可是镜子的虚幻性,使她们看到的自我是一种理想的伪自我。在此情形下,女诗人们对自我主体实现的可能性,主体建构方式的多重性展开了深刻反思。第四部分是结论,女性通过揽镜自照,以镜照人,实现了自我确认,但是镜子呈现的虚幻空间给人带来真假难辨的错觉,既能提供自我认知的满足感,又是自我迷失的假象空间。女性要走出“以镜为墙”的迷宫,在对历史和“当下”的关注中,突破性别局限,才能让女性诗歌艺术在文学潮流中亭亭玉立,优雅绽放。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研究的总结。镜子意象由古而今反映了当代女性诗歌的独特光芒,它传达出审美主体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受,也映照出女诗人们的生存环境。不仅拓展了女性的精神空间,还打开了研究女性文学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