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平朔9号气煤(PS9)、屯兰2号焦煤(TL2)、长治3号贫煤(CZ3)的聚集态结构和热解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热解行为与聚集态结构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从聚集态尺度上对煤样中芳香层片间距离d002、堆砌高度Lc、延展度La和堆砌层数Nave等微晶结构参数进行表征;利用拉曼光谱(Raman)对煤样的有序性进行分析;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煤样的聚集态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平朔9号气煤(PS9)、屯兰2号焦煤(TL2)、长治3号贫煤(CZ3)的聚集态结构和热解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热解行为与聚集态结构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从聚集态尺度上对煤样中芳香层片间距离d002、堆砌高度Lc、延展度La和堆砌层数Nave等微晶结构参数进行表征;利用拉曼光谱(Raman)对煤样的有序性进行分析;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煤样的聚集态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并对煤中晶格条纹的长度,弯曲度及取向性特征进行定性及定量表征。在煤聚集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煤进行热重质谱联用实验(TG/MS),研究了煤热解特征和主要气态产物的生成特征。经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比较三种煤样的XRD微晶结构参数,发现当镜质体反射率增大时,d002减小、La、Lc和Nave增大,表明变质程度越高,芳香体系越大,芳香堆垛层数越多。(2)Raman分析表明,当镜质体反射率增大时,表征有序度的参数:D峰和G峰的峰位差P(G-D)、G峰和GL峰的强度比IG/IGL及D峰和G峰的半峰宽比FD/FG逐渐增大,表明变质程度增大,煤中缺陷结构减少,微晶结构增大,有序度变好。(3)通过HRTEM研究发现,煤样中不同区域晶格条纹的长度和弯曲度变化不大,芳香环分布以1×1、2×2和3×3为主,弯曲度在1.0-1.2之间。随着煤级增大,煤样中晶格条纹变长,弯曲度增大。PS9V-T和TL2V-T不同区域晶格条纹取向较为杂乱,有序度较差,而CZ3V-T不同区域晶格条纹取向良好,且趋向一致。综合XRD、Raman和HRTEM的结果发现随着变质程度增大,煤样中杂基官能团减小,缺陷结构减少,芳香体系相连的基团脱落,芳香体系逐渐向石墨微晶转变,有序度变好。(4)热解特征表明,随着煤级的增大,热失重量减少,热解峰温增大。热解特征参数与结构参数关联发现,随着d002减小,Lc、IG/IGL、P(G-D)和晶格条纹长度、弯曲度增大,热失重量和最大热失重速率减小,热解峰温增大,表明煤中微晶结构越大,芳香结构有序度越好,结构越稳定。(5)对热解甲烷,低碳脂肪烃、氢气、小分子芳香烃、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主要气态产物研究发现,PS9V-T中C2-C4类脂肪烃和含氧类气态产物的产率较大,说明其中含有大量脂肪侧链和含氧官能团;TL2V-T中甲烷的产率最大,表明其中含有较多的小分子结构和长链脂肪烃;CZ3V-T中氢气的产率最大,表明其芳香缩聚作用强烈。
其他文献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按传统的采煤方法必须保留一定的安全煤柱,这样就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另外,留设的安全煤柱还存在应力集中等问题。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实现高效开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消除安全煤柱处矿压应力集中的现象,在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上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采掘接续紧张的状况,以满足工作面快速推进的要求。本文以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理论为主导,探索在杜儿坪矿68310
永磁外转子提升机作为新一代矿井提升机,以低转速、大扭矩、能耗低、基建少等优点逐步运用于矿井提升系统,其高效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及生产安全。矿山实际生产中,缠绕式永磁外转子提升机提升负载具有吨位大、时变特性,外转子滚筒作为直驱机构,负载将直接作用于滚筒上,因此其受载为一种非线性、强耦合、多目标的复杂受力问题,时变负载引起外转子滚筒等关键承载体受载特性发生变化,对其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一定
本论文收集了山西省六大煤田煤中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并从河东煤田、宁武煤田和沁水煤田补充采样174件,使用ICP-OES与ICP-MS对其主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试。通过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山西省煤中富集微量元素平面展布的非均性,从而对煤中富集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含量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省主要煤田煤中SiO2、Al2O3、TiO2、P2O5、K2O、Na2O、Mn O的含量均
矿区开采沉陷与其他地表形变不同,其特点是沉降量级大、形变剧烈。由于煤矿开采会在矿区地表形成地裂缝、塌陷坑、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进而对当地的构筑物、建筑物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频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也会对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在国家减灾防灾的紧迫需求下,实时、准确地掌握矿区地表的形变情况,形成科学的地表沉降监管体系,对于保障矿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至关重要
深部巷道围岩受高地应力影响常常出现非线性大变形破坏,围岩结构和力学表现持续恶化,采用传统方法对其加强支护时,围岩中的高应力容易导致支护结构破坏,从而造成支护结构失效,为巷道正常使用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本文以麻家梁煤矿4#煤层胶带运输大巷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力学测试、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等方法,对深部大变形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稳定性支护等问题开展研究,从围岩应力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一
本文以沁水煤田北部阳泉矿区新景煤矿8号煤(XJ-8)和寺家庄煤矿15号煤(SJZ-15)为研究对象,在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微细粒矿物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讨论煤中微细粒矿物对微量元素的控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显微煤岩组分和煤中矿物的进行分析;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别检测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原煤样和低温灰化样品
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其变质程度仅次于褐煤。长焰煤的含水率高、灰分高、挥发分高、热值低,目前其多用于火力发电以及加工化工用品,但火力发电和化学加工的残留物均易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的煤炭需求量大且低变质煤储量丰富,低变质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急需获得突破。热力耦合作用下煤层的热变形对煤炭地下气化、直接液化和低变质煤原位注热开采等地下高温工程中岩层移动和变形的评估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国家煤产国之一,但是矿井灾害频发,其中冲击地压已经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它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巷道坍塌、支柱折损,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防冲措施多样,需确定合理的防冲措施,在保证高效安全生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关于合理防冲措施的确定对于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矿8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煤岩
选煤厂原煤入选量逐年增加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浮选尾煤的排出,尾煤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形成粉尘污染空气,矿物中的有害成分通过渗透作用危害水土,还会形成地质灾害等环境危害。随着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选煤厂生产剩余的尾煤的综合治理及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近几年来倍受众多学者关注的一种新型无机环保绿色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经研究证明可以用于高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