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在2009年,国内的汽车产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的大关。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快速地增长,由2000年的372.5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84.3亿元,并保持着20%的年平均增长率。但是,汽车保险业务的盈利水平却没有相应地提高,反而在2005年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出现了汽车保险业务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需要汽车保险业务的支撑,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汽车保险业务经营效益低下的事实,这使得保险公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汽车保险业务通常占财产保险业务总量的60%以上,个别公司这个比例高达80%,其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深入研究汽车保险业务的经营困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积极寻求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这有利于改善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实现保险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选取来源于汽车4S店的汽车保险业务进行分析。这类汽车保险业务是保险公司的重要来源,并且是以家庭用车为主。相对于营业用车,家庭用车具有使用频率和出险频率都较低的特点,属于优质的汽车保险业务。就是在这样良好的条件下,汽车保险的赔付率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在保险事故车辆维修环节中,汽车4S店存在大量不规范的经营行为,直接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是造成汽车保险赔付率高、经营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维修环节不规范行为产生的根源是汽车4S店对品牌汽车经营的垄断,在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博弈过程中占据了强势地位。改变合作中不平等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希望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客户的保险理念、汽车行业的规范等角度出发,寻求有效的对策,以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并实现保险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保险事故车辆维修环节出现的大量不合理现象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汽车4S店夸大损失程度、虚增维修项目、虚高零配件价格、滥用保险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不同车型不同费率的设计,去改变汽车维修的虚高价格;通过设计绝对免赔额,改变客户的保险意识,减少滥用保险的行为,降低保险事故的发生率;完善保险公司的定损理赔机制,杜绝虚假赔案;重视客户关系管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客户健康的保险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并树立保险公司积极、正面的形象;最后,积极促进和参与汽车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提出打破汽车零配件价格垄断建议。本文从保险公司与汽车4S店的不平等合作关系的新视角出发,研究汽车保险业务的经营困境,认为汽车4S店在汽车维修及零配件供应等环节借助行业垄断地位,制定高额垄断价格、滥用保险等行为,严重侵蚀汽车保险业务的承保利润;从保险的本质出发,提出以转变客户保险理念、预防保险事故发生、费率市场化为主的应对措施。费率的市场化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行业监管提出很高要求,在费率的生成机制、监管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