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塑形弹力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生物力学机理。 方法:将住院的肱骨干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L形塑性弹力夹板固定组(治疗组),和四合一小夹板固定组(对照组),通过肱骨干骨折的局部症状与体征和骨折的愈合标准,进行临床观察,按30、60、90天打分,了解两组骨折病人的骨折修复情况,同时,对L形塑形弹力夹板进行生物力学性能分析。 结果:1.骨折复位后,两组病人组间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在固定3O天、60天及90天后,分别按照观察指标进行打分,经统计,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2.L形塑形弹力夹板生物力学性能分析结果:①与四合一夹板相比,使用L形夹板,可使肢体自重由夹板和肱骨共同承担,减少了由于重力产生的拉应力的目的。②使用L形夹板可消除前臂活动对肱骨断端的再移位趋势。③L形夹板在外固定时,其弹力带的合理调节,可使骨折断端处的应力水平达到最佳值,极大改善骨折愈合的力学条件。 结论:L形塑形弹力夹板,能牢固有效的固定肱骨干骨折,充分地发挥了治疗骨折“动静结合”的优势,疗效确切,是一种容易掌握制作及使用的外固定器械,是中医传统小夹板治疗骨折的新的应用途径。其主要作用机理是: 1.L形塑形弹力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可充分对抗骨折后远 端肢体的悬垂重力,预防分离移位的发生。 2.L形塑形弹力夹板通过控制前臂的旋转活动,克服了前臂和肘部 活动对断端的影响,加强了固定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3.L形塑形弹力夹板对肘关节的对应部位塑形,避免了四合一夹板 前侧夹板及前侧压垫对血管、神经组织的直接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