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3SiC2及Ti3AlC2等三元层状MAX相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辐照损伤能力,同时具备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因而是潜在的核燃料包壳材料。Zr-Al(Si)-C材料是继MAX相材料之后的又一类新型层状陶瓷,具有高强度、较好的韧性,较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本文首先以Zr、Al和石墨粉为原料,经原位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在1800℃制备了高纯致密且无烧结助剂的Zr3Al3C5材料,研究了反应路径,本方法中ZrAl2相的形成对获得高纯度的Zr3Al3C5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成的Zr3Al3C5材料呈现各向异性的微结构,制备的多晶Zr3Al3C5材料的硬度Hν为13.3Gpa,杨氏模量E为390Gpa,断裂韧性KIC为4.92±0.68MPa m1/2,室温热导率k为12.2Wm-1K-1。利用3MeVAu离子和1MeV Xe离子对所合成的Zr3Al3C5材料开展了辐照损伤行为研究。Au离子辐照后, Zr3Al3C5材料中产生大量缺陷,导致物相组成、结晶性、微结构及电化学行为的改变。辐照后Zr3Al3C5分解产生少量ZrCx;Zr3Al3C5晶粒呈现各向异性肿胀效应,肿胀率约5.6%;随辐照剂量增加,缺陷逐渐增多,高度的晶格畸变导致结晶性逐渐减弱;低剂量辐照时Zr3Al3C5材料的阻抗值增大,新相ZrCx的生成及表面微结构的改变使得高剂量辐照条件阻抗值又有所减小。1MeV Xe辐照后,大量点缺陷的形成使得Zr3Al3C5材料的结晶性下降及少量ZrCx的生成;Zr3Al3C5晶体结构中片层交替堆垛的周期性遭到明显破坏,晶格高度畸变,部分衍射斑点消失,剩余斑点变漫散,有一定程度的非晶化趋势。利用机械破碎加研磨的方法获得了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Zr3Al3C5粉体,研究了pH值及分散剂PEI对Zr3Al3C5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的影响,PEI含量为1wt.%,pH=3时,分散效果最佳。随后在此分散条件下制备了Zr3Al3C5织物整理剂,固含量为1vol%时,采用浸、轧及烘工艺获得了较好的整理效果。